洞山中路的改造日见规模,沿路绿化设施也已在有条不紊的施工当中。未来的洞山中路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据相关部门介绍,色彩的变化,将成为洞山中路绿化带的亮点。



苗木种植总数达40多万
平整土地、铲除石块、翻松土壤,这些农田里的活儿被搬到了洞山中路的绿化带上。几十名工人正在博物馆门前的绿化带上忙碌着,他们这是在为种植苗木做准备。
记者从园林部门了解,洞山中路改造范围西起泉山路,东至陈洞南路,沿路划分为四个绿化区域,分南北两面。从东至西,施工工程被分为陈洞南路至广场北路、广场南路至加油站西、加油站西至泉山路三个标段。种植的苗木包括法清、红叶石楠、金叶女贞、洒金珊瑚等,总数达40多万株。
目前,按照工程进度,北面从市委到立交桥路段的绿化带已经完工,现在正在施工于立交桥到园林局路段的绿化带。园林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抓紧时间改造绿化带,再过一段时间,市民就可以看见焕然一新的绿化带了,它将会是洞山中路上的另一番风景。
洞山中路绿化带色彩绚丽
在园林部门的洞山中路绿化项目办公室,记者见到一张绿化设计图纸:宽阔的道路两侧,绿化带呈现绿红两色,各种色彩的绿化植物分布组成了圆形、三角形等图案,从东至西绵延在洞山中路两侧。
沿路绿化带中的红色,主要有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等苗木,其他大部分苗木为绿色。此外,有些苗木的色彩并非一成不变,其中有些苗木可以随着树龄、季节发生变化,例如红叶石楠,夏季转绿,秋、冬、春呈红色,顶端枝梢四季叶梗鲜红如火,做行道树,其杆立如火把;小龙柏幼叶淡黄绿色,老后为翠绿色。这样的色彩变化既为单调城市绿化带来了新鲜感,也防止苗木在某一季节落叶而影响城市形象。
这次的绿化带改造有一大亮点就是,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在经过了多方面的研究与考虑,园林部门决定保留道路两侧的广玉兰,法国梧桐,因为它们现在的长势与树形很好。对于影响交通安全的树枝,进行了适当的修枝。为了更好的保护树木,工作人员,还特意买了专用的涂抹剂,涂抹在被锯掉的树杈上,使树木的成长不受到影响。
广玉兰成重点保护对象
在洞山中路两侧的绿化带上,记者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在几乎每棵广玉兰树的周围,都挖有一个长2米、宽1米、深约1米的大坑。后来经记者了解得知,这些大坑是为给沿路“营养不良”的广玉兰树开的“小灶”。
广玉兰更习惯酸性土壤,而淮南本地的土壤偏碱性,而且,由于广玉兰生长在高大的法国梧桐下,水土不服加上缺少阳光,导致了广玉兰“营养不良”。
为了使广玉兰等树木能更好生长,为它们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工作人员使用药物和肥料改变土质,给土壤增肥。因为一些人为因素和城市垃圾在土壤里长时间的堆积,导致了土壤的碱性,影响了广玉兰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从而导致它的叶枝开始慢慢变黄。为了改善土壤的土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相关部门特意制定了一个方案,根据绿化带里的实际情况在树根周围挖坑,以便更好地改变土壤的土质。
图一:苗木被植入洞山中路绿化带。
图二:苗木多从外地引进。
图三:平整土地为种苗。
(记者 顾成家 马南南 实习生 黄珊 段煜 张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