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出后台,记者采访到了一群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他们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的小朋友们。
一群身穿少数民族特色服装的孩子安静地站在后台等待演出,头上、腰间以及脚上的饰品、铃铛等都透出浓郁的地方气息,蓝色的布料,印染的图案以及孩子们脸上羞涩的表情都表达着淳朴。记者上前一问才得知,他们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孩子们,坐了近50个小时的车风尘仆仆地来到淮南。领队老师操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告诉记者,他们所在的河池市是广西最偏远的地区,先坐汽车,再坐火车,又坐汽车,花了两天的时间才来到这里,一到驻地孩子们立刻又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中。
提到孩子们身穿的民族服装,老师笑称,他们的民族叫做仫佬族,是少数民族中比较少见的一个民族,孩子们身穿的服装也是仫佬族传统服饰。当获知此次能来参加中国·淮南国际少儿艺术节,孩子们非常高兴,也乐坏了老师们,因此为小演员们专门打造了这身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的服装,也专门排练了广西地方舞蹈《竹篮子响起来》,希望把最美的和最具特色的东西展现给大家。
(记者 付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