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手球运动,离普通百姓有多远?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手球运动,离普通百姓有多远?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7/29 23:58:0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手球曾是淮南体育的传统强项,然而,省青少年手球锦标赛在淮举行时,记者采访发现,淮南本土观众寥寥普通市民对手球运动也知之甚少

       引起记者关注“体育彩票杯”2009年安徽省青少年手球锦标赛的起因,是网友“超腾”在网上的呼吁:“淮南本来文体活动就很少,但有了活动更要支持!请大家给2009省青少年手球锦标赛加油助威!比赛日:7.24-7.28,上午下午均有比赛,但观众席太空,没有人气,运动员难以超水平发挥!安徽乃至淮南手球队的水平在全国总体是比较高的,请为他们加油!地点体育中心东馆,免费噢!”留言时间是7月25日下午两点半左右。

      作为淮南的优势体育项目,在淮南举办的省级比赛,难道会缺少观众?7月27日上午,记者走进淮南市体育文化中心去寻找答案。

      赛场的助威,缺少淮南普通市民的声音

      当时正在场馆里举行的是蚌埠市和滁州市青少年男队的比赛,朝气蓬勃的队员、紧张的比赛节奏几乎引爆了赛场的气氛。由于这两支队伍的水平较高,引得的欢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赛场气氛也相对热烈。场馆仅在西侧有观众座椅,现场粗略估计,大约应该有五、六百个座位,观众大约占据了半席,应该有两百多人在现场观看比赛。这种场面让记者一度认为,网友“超腾”关于比赛“观众席太空、没有人气”的判断有些言过其实。

      但很快,记者发现,在这些观众中罕见淮南市民的身影。观众席中的分片区域的统一队服可以看出,观众的绝大部分,都是来参赛的各市队员。

      “我们有比赛的时候就去比赛,没有比赛的时候,就在场边看,一为比赛加油,二为观摩学习其他高水平队的比赛”,来自淮北市开渠中学的一名队员告诉记者,淮北代表队仅仅只有男队来参加比赛,其他代表队一般都有男队和女队,“好多地方的代表队都是男队给女队加油,女队给男队加油”,淮北队的小伙子说,“现场没有一支拉拉队”。

      一些队员和教练都认为,热闹的赛场气氛对于比赛很有帮助。“气氛越热烈越能让选手兴奋,调动他们的情绪”,阜阳代表队的高教练告诉记者,“特别体现在打主场的比赛上,比赛就像一场表演,没有观众,那比赛还有什么意思呢。”

      场馆内,年轻的队员、犀利的进攻、积极的防守、阵阵呐喊和助威……;场馆外,广场上人迹稀少,马路上依旧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东来西往的车流和行色匆匆的路人。一墙之隔,让人感觉到这完全是动、静迥异的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究竟哪一个离淮南人的生活更近?

      为数不多的淮南小球迷如痴如醉

      尽管在看台上淮南观众为数甚少,但记者还是发现了一个特殊的观众群:清一色的孩子。他们大约十三、四岁,三三两两的散落在观众席上或欣赏比赛、或评头论足,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刚刚接触手球。

      “我们是来给师兄们加油的”,两名十三、四岁的孩子告诉记者,他们是三中手球队的队员,刚刚接触手球仅有半年,没有资格参加比赛,听教练说最近体育文化中心有比赛,他们就过来看看、观摩学习,同时也为师兄们加油。

       一名叫符波的中学生告诉记者,他是通过学校知道这个比赛的,他们学校有人来参加比赛,所以特意来为他们加油。此外,符波自己对手球比较感兴趣,也是学校手球队的一名成员,所以这几天的比赛他都没有错过。“可惜就是现场观众少了一点,要是有更多的人能来看现场气氛会更好”,符波说。   

      记者在现场走访后发现,类似符波这样的刚刚接触手球的中学生构成了淮南本土观众的主力,他们大多是从教练、学校、师兄那里得知比赛消息,然后邀请小伙伴一起自发来现场看球,没有强迫、没有劝说,完全是出于对手球的热爱。只可惜,这些孩子仅仅只有二、三十人,只占现场观众的很少的一部分比例。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在现场观战助威的观众中,各市代表队队员、教练占到了绝大部分,还有一部分来自体育部门专业人士,最后剩下的就是正在练习手球的淮南孩子,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和手球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为数众多的淮南普通市民,记者没有发现一人来观看手球比赛。

      普通市民对手球运动知之甚少

      如果你在淮南街头随便拉住一位市民询问:你对手球了解多少?

      你对淮南的手球运动了解多少?能答上只言片语的人只能占到少数,而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不了解”。记者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个结论。

      “我只是在电视上看过手球比赛,而且就是扫一眼就换频道了,我看不懂手球”,市民张小姐坦言,她对淮南的手球也不了解。

      “我在电视上看过手球,但从没有到现场看过比赛,”市民杨先生说。当记者问及对淮南手球运动了解多少时,杨先生坦言,他只听说淮南手球运动“很牛”,但具体牛到什么程度却并不知晓。

      在记者走访的十几位市民当中,人到中年的段先生算是对手球比赛比较了解的了。“我对手球比赛了解一些,但不多,在电视看过比赛转播,清楚比赛规则”,段先生说,“据我所知,淮南的手球挺有名的,以前在全国都拿过大奖。”

      相关链接

      部分淮南籍手球名人

      陈珍:被誉为“拼命三郎”的淮南籍女子手球运动员陈珍,曾经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铜牌。她是淮南市运动员走上奥运赛场的第一人。退役后,陈珍先在北体完成了4年的学业。然后到总局奥体中心分管女手国家队的训练,1996年转行抓国家队铁人三项的训练。

      郑义:1973年开始从事手球运动。作为淮南市手球运动的高级教练员,他1982年开始手球教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率队取得过省级团体冠军16次、全国青少年团体冠军3次,先后为国家队、省队、省运动学校、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100余名。

      王晓龙:出生于1989年8月17日,淮南市田家庵区人,虽然小小年纪却已经是国内著名的手球运动员。他的身体素质突出,身高187厘米,体重85公斤,在场上主要担任左右边锋。2003年,年仅15岁的晓龙就入选了国家手球队,2006年参加亚洲青年手球锦标赛手球,获得第4名,2007年代表安徽省队参加全国青年手球锦标赛,获得冠军,曾被评为2008奥运之星,现在作为中国国家男子手球队的主力队员,曾入选奥运会参赛名单,在北京奥运会中奋勇拼搏,为国争光。

      图为:代表队运动员占据了观众席的大部分,而淮南市民观众为数甚少。

实习生 段 煜 黄 珊 记者 顾成家 马南南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