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小伙陈宽自费在云南支教,近日他网上发帖抒胸臆

了解陈宽的人都没有想到:他那么一个温文、腼腆的人会抛开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拿着自己辛苦攒下的积蓄,自费到云南翁水村去支教。近日,回淮探亲的陈宽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支教很辛苦但心里很幸福。
支教第一天大雪把他堵在山外
陈宽是凤台县新集人,2008年从合肥一所高校毕业后,他几经周折在上海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今年2月份陈宽把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给辞了,他在辞职信上写的理由是:“我要去云南支教!”
陈宽支教的地点是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格咱乡翁水村先锋小学,那里峰峦连绵,峡谷纵横,平均海拔3200米,气候垂直变化尤为明显,年平均气温只有6.6℃。今年3月5日,陈宽在中国支教网联盟的指导下,来到了香格里拉县。结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把通往格咱乡的山路给封死了,没有办法陈宽只得在香格里拉焦急等待了一个星期。陈宽说,在来之前他就听说这里气候非同凡响,但是没有想到已经三月份这里还会下那么大的雪。
陈宽自费支教的学校先锋小学,只有学前班和一二年级,这所小学加上陈宽只有两位老师。先锋小学离翁水村还有一段距离,平时陈宽的日常生活就全靠他自己打理,每一顿饭,陈宽都要自己动手做。和城里人做饭开煤气、拧水龙头不同的是,陈宽需要到山上拣柴、到山下打水,然后才能自己填柴烧锅做饭。
陈宽半年才赶了三次“集”
翁水村离香格里拉县城有100多里山路,格咱乡的村民置办日常生活用品都是到香格里拉县城。
陈宽自今年3月份到翁水村先锋小学的这几个月里,他赶了三次“集”。一次是到达香格里拉县城转车去格咱乡,另一次是从格咱乡搭车到香格里拉返回淮南,而在这两次之间,陈宽只搭了一辆摩托车去香格里拉县城一次。陈宽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他不能经常去“赶集”的原因:一是他希望自己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二是身上没有多少钱要省点花;三是这里一直到5月份都还在下雪,山路不好走,外面太冷。
格咱乡属于高寒山区,那里孩子的双手基本都被冻伤,陈宽第二次“赶集”,买得最多的是冻疮膏。当冻疮膏发到学生的手中,看着学生的眼睛笑成一条缝,陈宽眼泪流了出来。
“看到学生进步,我好开心”
据陈宽介绍,先锋小学的学生都是藏族同胞,学生特别活泼可爱。但是因为条件艰苦,分配到这里的老师,工作不到一年都会申请调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支教联盟才向全国发出倡议,招募自费志愿者,陈宽看到这个消息之后,便毫不犹豫报了名。对于陈宽到云南自费支教,陈宽的父母特别支持,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那里做更多实实在在的事。
在先锋小学,陈宽一天忙到晚,他是二年级的班主任,同时又带着一年级和学前班的课,一天7节课。“只有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嗓子、腰腿都在疼痛的时候,才知道累。”陈宽如是说。每一个班总有一些成绩不好或调皮捣蛋的孩子,扎西央中和白马旺堆就是陈宽投入精力最多的学生,陈宽说,他几乎每天都要和这两个孩子谈话,给他们补课开小灶,令陈宽高兴的是,这次期末考试,两个学生都考得比以前好。
22日,记者联系到陈宽的时候,他正忙着给自己的学生购买一些学习用品,准备过几天从淮南带到云南去。陈宽说,做志愿者去支教很辛苦,但是又很幸福,那种付出后得到的快乐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图为2009年4月26日,陈宽和自己的学生合影。
(记者 苏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