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图片新闻 > 昨天,我“听”到了日全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昨天,我“听”到了日全食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7/23 0:20:1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几天前,我就和几位摄友约好,7月22日一起到电视台山上拍摄日全食奇观。之所以选择到电视台山上拍,是因为那里离太阳更近一些,可以弥补镜头焦距不够长的缺憾。况且,山上人少,如果在脸盆中滴入墨汁,从盆中拍日食倒影的话,盆中水不会因人的脚步发生晃动,而致影像模糊。

      7月22日早早起床,拉开窗帘一看,心顿时凉了半截——天阴得像《林海雪原》中座山雕的脸,云厚得像“蝴蝶迷”脸上的粉,太阳被“埋没”了。这样的天气,怕是再精良的装备也拍不到日全食了。赶紧与几位摄友联系——别去了,大家就在各自的地儿等吧,或许会出现云开雾散的奇迹呢。

      打开电视,一边看报道一边等天气好转,中央10套、东方卫视、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都在直播日全食节目,东方卫视的节目最吸引人,它把日喀则、成都、武汉、安吉等几个地方的直播图像缩放在屏幕上,你可以同时看到不同的现场并加以比较:成都能见度不好,武汉的太阳最清楚,日喀则最先进入了“食甚”……

      正看电视,有摄友从铜陵打电话来,问淮南天气怎么样,我说很糟糕。他说铜陵现在天上有云,太阳也看不到了,言语中透着焦虑。在安徽,铜陵乌木山、桐城西子湖、黟县宏村是几个最佳观测点,这位摄友是从淮南专程赶往铜陵拍摄日全食的,对好天气的祈求更为迫切,从电视中看到,铜陵市政府在乌木山建了太阳广场,正在举行剪彩仪式呢,现场来了好多高鼻子、蓝眼睛的游客。用天象奇观带动旅游,拉动经济,铜陵人算计得真精啊。

      9点钟,天气不仅没有好转,还下起大雨来了。我关了电视,来到街上,天昏暗,路上车辆都开了大灯。打开车载收音机,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也在直播日全食节目。铜陵的记者连线说,铜陵的太阳从云层中露出脸儿来了,现场响起欢呼声;黟县的记者惊呼,看到“贝利珠”了,看到“钻石环”了,气温下降了5℃……

      太阳在黟县进入全食阶段,我们这儿也快了。果然,不到2分钟,天气由铁青转灰黑,越来越暗,竟像是冬日傍晚5、6点钟一样了。路灯全部亮了。暴雨如注,雨中的车辆慢慢往前滑行。我看看手表:9时35分,奇怪的是,我竟没有感到气温下降,可能是云层太厚的缘故吧。市教育局大楼门前,有一群人在避雨,有一民工模样的男子喊着:“日全食了,日全食了。”我问他们有没有感到气温下降,他们也说“没有”。从我和他的接触中,我感到这里的人没有看到日全食,带有许多遗憾,对新奇的天文现象,人们不再有困惑、恐惧,只有对新事物探究的渴望。

      2分钟后,天又慢慢亮了。我回到报社,在楼下遇到采访归来的各路记者。等电梯的时候,大家一起感叹天公不作美。对于满怀希望,做了大量准备的市民来说,由于天下雨没有看到日全食很遗憾,但遗憾也是一种美。特别是发生日全食天暗下来时,城市的灯光都亮起来,也让人感到很温馨、感动。

(黄 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