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图片新闻 > 探寻“青子”的蜕变之旅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探寻“青子”的蜕变之旅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7/9 0:23: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他曾经是一个抽烟、渴酒、打架、早恋,不好好上学的问题少年,短短三年时间,他竟摇身一变,成了近一百万字的四部畅销小说的作者,其间机缘巧合何在?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青子是一个传奇”,了解他的人都这么说。因为他从一个抽烟、喝酒、打架、早恋、不好好上学的问题少年,竟然浪子回头,三年摇身一变,成了近一百万字的四部畅销小说的作者,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青子,原名蒋凯,家住八公山区李嘴孜,80后悬疑小说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笔仙》、《圣经密码》、《诡道》、《学园禁区》。7月7日,一向躲避媒体经常远离淮南出差在外的青子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1985年出生的青子非常健谈,他说自己朋友不多,在淮南除了他的父母知道他是以写书为生外,基本上没有人知道轰动网络、畅销书市的《笔仙》作者就生活在淮南。在谈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青子毫不讳言,他把自己的双手伸到记者的面前,让记者看他身上成块成片图形怪异的文身,他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在上学期间作为问题少年时刺上去的。回忆起那段时间,青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总是怅然若失。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读书,但是生活在矿区,那里很多小孩子读书求学进取的意识不强,在学校瞎混的人很多。记者收集到的一份青子的自我介绍中这样写到:“我生在淮河边,长在煤城下。童年很快乐很单纯,小学成绩优异,当过3年班干,初一时由于早恋,接触一些社会混子,沾染恶习诸多,无心再学习,初中毕业后,在社会上混了两年。”

      青子说他的这段经历几乎可以作为现在很多学生的反面教材,在社会上“混”的两年里,青子为了谋生当过酒店服务员、门童、摆摊卖过烧烤。总之,因为没有好好学习较早踏入社会,青子的生活过得非常颠簸与艰辛。2003年,青子重返校园就读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九龙岗分校。在这段时间里,青子不再与学校里的“不良”学生过多来往,而是重拾起了自己爱好读书的习惯。他告诉记者:“一次在学校的图书馆看了本池莉的小说《细腰》,喜爱的要命。从那本书开始,我在学校两年间,夜以继日看遍了校图书馆里的大半藏书。这些浩如烟海的书籍,彻底颠覆了我原先只想混沌一生的观念,让我开始试着接触网络文学,利用课余时间写作纯美散文和诗歌投稿到各文学网站上,那时候写的实在很差,但渐渐的,一些文章被部分杂志采用。这段经历大大激励了我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中专毕业后,青子被分配到淮南一煤矿,做了矿工。这时候已经迷恋上文学创作的青子,每天在工作之余开始拼命写书。2006年,青子创作的悬疑小说《笔仙》在红袖添香网站暴红,而且这本书出版发行后,更是大卖。于是,青子在2006年辞去了煤矿上的工作,买了电脑,在家从事专业写作。2008年下半年,在短短的5个月的时间里青子废寝忘食地创作,连续写出了三本共计50余万字持续畅销的小说,同年青子加入到北京一家出版社,成了专职签约作家。

      谈起自己的人生成功转型,青子把它归为因为自己一直没有放弃读书的好习惯,如果不是不断地读书,从书中吸取精神营养,“我就不会是青子,而还是那个潦倒无为、浑噩不堪的蒋凯。”

      图为青子在镜头前拿出自己已经出版的部分小说。

(记者 苏国义摄影报道 实习生 鲍蓓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