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淤堵隐患 确保安全度汛

为了保障汛期期间主城区的安全,近日淮南市市政管理处开始对全市7处排洪沟进行清淤治理,并对大通区一处明沟进行地下改造。
据了解,龙王沟水系、洞山截洪沟、八公山截洪沟等自然水系是我市主城区汛期泄洪的主要通道,对于保障主城区汛期安全及水系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由于不少水系流经居民生活区,居民们擅自占沟建房,占压水系现象严重;而且许多居民还直接向排洪沟倾倒建筑和生活垃圾,甚至设堤挡水,缩小了泄洪断面,大大削弱了这些截洪沟的泄洪功能。近年来,尽管市政府安排资金,对自然水系淤堵严重的段落安排了一些清淤整治工作,但清淤后不久,便会再次淤堵,难以保障持久通畅,给汛期期间主城区的安全带来了隐患。为了消除这一夏汛隐患,近日市建委专门拨出2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排洪沟的清淤治理工程。
6月4日上午,当记者赶到位于八公山肥皂厂附近的新庄孜截洪沟时,10多名工人正在用铁锹等工具清理河床上淤积的淤泥。记者看到,整条截洪沟的水体乌黑发臭,里面还飘着不少杂草、芦苇等杂物。在截洪沟的中段,河床已经淤积了厚厚的一层淤泥,大片的淤泥阻挡了水流的前进,确实给汛期期间主城区带来了内涝的隐患。据在这里施工的负责人介绍,从5月22日开始,他们就组织了大量的人力和机械设备对这处截洪沟进行清理。由于目前正在清理的淤泥无法用大型机械设备,所以他们才采用人力开挖的形式。不过几天后对水体的清理,他们将使用挖掘机等大型设备,将截洪沟内的杂草、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
据市政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汛期前,都要对市内的一些排洪沟进行清淤治理,以防止汛期期间主城区发生严重的内涝现象。而今年的清淤治理从5月下旬就开始了,清淤治理的排洪沟主要有7处,谢家集区1处(谢区环卫处到谢一小段),八公山区1处(八仙阁至建北路桥),田家庵区5处(前锋社区1处,舜耕镇范围内的洞化、龙王沟等4处),将近18000立方的水域。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根据淮府[2009]2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自然水系应由各地政府负责管理,可考虑到文件实施没多久,市建委为了保障汛期安全,还是专门下拨了2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排洪沟的治理。同时,这次清淤治理也得到了各区、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工程进展顺利,汛期前就可完工。
图为人们正在清理排洪沟内淤积的厚厚淤泥。
(记者 柏雪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