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真没想到现在的高科技这么发达,电话都可以选择可接可不接,而且更没想到的是,正在上学的孩子都用拉入“黑名单”这种方法‘对付’父母。”5月30日,一位初中生的父亲向记者倾诉。
张先生的儿子在实验中学上初二,在儿子刚入初中时,张先生为儿子选购了一款价值2000多元的品牌手机,方便掌握儿子在学校情况。可是好景不长,当儿子上初二时,张先生觉得不对劲了,打电话经常是不在服务区或关机。谁知事情越来越麻烦,儿子的手机不仅打不通,回家也越来越迟。因为儿子快要上初三了,张先生怕儿子误入歧途,便请了半天假,在端午节放假前夕来到学校门口,躲在一边等儿子。下午5点多钟,张先生看到儿子和一群同学走出校门,他们并不急于回家,而是往淮南四中的方向走去,接着进了一家网吧,张先生又急又气。
晚上7时左右儿子回到家,张先生询问了儿子的去处,当听到儿子说“和同学一起补习”的借口后,张先生忍着气,向儿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让儿子承认了错误,而且儿子也坦承把爸爸妈妈的号码设为“黑名单”,儿子说,班里的同学都是这样做的,怕父母查勤,便把不喜欢的同学、老师及父母的号码设为“黑名单”,当这些人打电话时,他们接到的讯息便是“不在服务区”。
(记者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