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会一片关爱农民工的声浪中,一对带着梦想来到淮南打拼的农民工夫妻,经过12年的努力,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一对带着梦想离开田间地头的农民夫妻万成社和吴丽,来到淮南市田家庵区东城市场打工。经过12年的努力和打拼,他俩终于圆了梦想:儿子坐在了城市课堂里读书;有了属于自己的店铺;住进了属于自己产权的楼房。6月1日下午,这对勤劳而又善良的夫妻高兴地对记者说:“有了梦想,才有打拼的劲头;有了梦想,活着才幸福。”
1997年6月份的一天,家住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焦岗乡万岗村农民万成社和吴丽,将一个多月大的儿子万会忠托付给老人,带着梦想来到城市打拼。
对这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夫妻来说,想在东城市场商业网区给人家打工站稳脚跟,只有靠勤劳。几个月后,万成社和吴丽分别在窗帘店和童装店打工站稳脚跟,凭着吃苦耐劳和好学的精神,万成社从一名农民成长为营业员、安装工、缝纫工、裁剪师傅、进货选料师傅,而朴实的吴丽,既要打工又要忙活家中6亩农田的耕种和收割,十分辛苦。
2005年春节后,这对夫妻开始边打工,边在商业网区走访调查,准备选准行业自己动手开商铺。8月30日,这对夫妻回到老家,将6亩承包地安排给亲友耕种,然后将儿子万会忠接到淮南市田家庵区。9月1日,田家庵区第一小学破格收下了这对农民工夫妻孩子,万会忠小朋友高高兴兴地迈进了这所小学大门。
儿子圆梦城市课堂后,这对夫妻干劲更加足了。2005年9月份,万成社和吴丽取出打工挣 来的6万多元现金,在东城市场东大门附近租下一套楼上楼下的商铺,开设梦思缘窗帘店。
万成社打工8年学到的“本事”终于派上用场。短短一周时间,他选好窗帘布料,运到店内,然后加班加点裁剪好,做成各种各样成品窗帘,挂在店铺,供消费者看样选购定做。
2005年9月18日,万成社和吴丽的梦思缘窗帘店,在一阵阵爆竹声中开业了。
几年来,这对夫妻靠着热情服务和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让自己店铺生意处在不败之中。薄利多销,就是他俩挣钱之道。
今年5月下旬的一天,来淮南打拼12年的万成社和吴丽,取出自己做生意挣来的20万元现金,从田家庵区车站村购买了一套96平方米的二手房,并正在办理楼房产权证过户手续。
白天,这对夫妻仍在店铺里做着生意;晚上,他们又忙着对楼房进行装修。6月1日下午,记者闻讯后,来到了东城市场,找到了39岁的万成社,进行采访。
带着梦想,进城打工;努力打拼,梦圆城市。憨厚朴实的万成社告诉记者:“在全社会一片关爱农民工的声浪中,我们享受到了许多政策待遇,淮南这座城市大门向我们开启,我们感到了生活有奔头。”目前,这对夫妻最希望的是能够把自己的店面扩大一些,并在各处寻找合适的窗帘品牌代理,期待把事业做大做好。
(记者 朱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