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260名保洁员奏出新农村文明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260名保洁员奏出新农村文明曲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6/2 0:11:5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潘集区“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的和谐图画里,凸现着一支新军的光彩

      保洁员,他们闪现在记者视野里的可不是在城区的一角,而是在潘集区的村头庄前。

      稀奇,真稀奇!保洁员,与其相关的还有垃圾车、垃圾池、保洁工作服,都让乡下人在家门口头一回开了眼界,更让他们体味到了清清爽爽的感觉。

      麦子黄了。一条平坦、洁净的水泥道,向田集街道刘圩村的深处延伸。上午10点多,身着橙黄色保洁工作服的村民刘传米,正在垃圾池边拾掇垃圾。手持大扫帚的他,告诉记者说,他已干了两个多月保洁员了。

      “这一片的垃圾清理,是你管的吗?”记者凑到跟前,和他聊起天来。

      “我和另一个人,分管5个队(即村民小组)的卫生。”说起他的新职业,54岁的老刘打开了话匣子。

      “麦收了,光忙着这一头,你不会耽误农忙吧?”

      “早8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俺就出来保洁。瞅机会,俺才干家里的活儿。”老刘接着话头说。

      “乡村里头一遭有了保洁员,乡亲们对你们的工作满意吗?”

      “扫干净后,走路得劲多了。早先嘛,这沟里漂的都是白色塑料袋呢。”老刘还说,“路要赖一点,扫起来就特费劲。干一天,晚上腰酸背疼。”

      朴实的刘传米,仅仅是潘集区头批262名乡村保洁员的一员。他们分布在全区首批整治的57个试点村和社区。干惯了农活的庄稼人,今天“上岗”了。

      与保洁员有关的新闻,可有一大串呢。记者从区文明办获悉,一个村配备3到5名保洁员,每人每月绩效工资520元,全部纳入区财政预算。去年至今,区财政已投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经费226万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

       “有人管事,有人干事。”就是这八个字,已演绎为“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的“潘集经验”,朴素,实在而又有效。而乡村保洁员,已跻身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个耀眼的人。

      想当保洁员,并非易事。各乡镇优先照顾贫困户,年龄也以五六十岁居多,还要看你有没有责任心。

      在乡村保洁员队伍里,有个靳国良,潘集镇小圩村的五保户。他对乡村保洁这一新行当挺看重的。上午,他忙着上路扫地,收集垃圾,下午他带着蛇皮口袋,手持特别的钳子,进村满地里寻找垃圾。

      关友良,潘集镇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起他呢,早年间还是个“老上访”,曾经到京城上访过。而这回“上岗”后,爱岗敬业劲头足,责任心特别强,尤其是对乡村清洁难点特别较真。

      刘传米、靳国良、关友良……在乡村拂动的和风里,他们走过来了。有人说,他们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突破;有人说,他们捎来了一场革命;还有人如此评价,一切才刚刚开始,真正让村容村貌彻底变样,真难啊!

      据区新农办负责人披露,麦收之后,潘集区将择时启动第二个1/3村(社区)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到那时,乡村保洁员的队伍会有更新更大的变化。

(记者 胡金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