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勤奋读书,一边照料体弱的祖母,留守儿童韩悦悦弱小的身躯里蕴藏着无比的勇气与坚韧。让人心疼的是——她11岁的小手长了厚厚的茧子
在风景如画的八公山脚下,有这么一个女娃:她柔弱的肩头承挑着生活的重担,她稚嫩的小手长了厚厚的茧子,她明亮的眼神充满求知的渴望,她思念的梦乡里呼唤父母的爱抚……她的名字叫韩悦悦,今年11岁,对5年没有见过父母的她来说,一面照顾祖母的生活,一面勤奋读书的经历让自己过早品味了人生的艰辛与坎坷。人们都说她弱躯藏骨气,带着责任书写自己与众不同的成长故事。
韩悦悦,淮南明甫中学小学3年级学生,家住蒙城县韩庄乡韩庄村。由于家境贫寒,2004年春节后,她的父母离开了家乡,前往上海打工,至今没有回老家一次。成了留守儿童的韩悦悦,从此住进体弱多病的祖母家,那一年,她才6岁。2005年2份,为了养活孙女,供她上学,奶奶南天方,用一辆架车拉着孙女,来到淮南,租房居住在淮南明甫中学附近。这对祖孙每天拉着架车,出现在街头巷尾,靠收破烂为生。
2006年8月下旬的一天,老太太将积攒的硬币和纸币倒在床上,祖孙俩数了一遍又一遍,可攒的钱离韩悦悦读小学一年级的费用还差百元。9月1日一大早,这对祖孙敲开了淮南明甫中学大门。这所学校负责人了解情况后,破格收下韩悦悦,同时将她的各种费用减半。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每天一放学韩悦悦就像个小大人似的跟在祖母身后,干自己能干得动的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悦悦越来越能干:寒暑假时,她拉着架车四处收破烂;上学时,当奶奶拉着架车疲惫地进门,她就将自己做好的饭菜端到奶奶面前,开心地看着奶奶吃。
在学校里,韩悦悦还成了老师的好帮手:打扫卫生,给成绩差的同学补课,为完不成作业的同学讲解题目。班主任卜秀莲老师对记者说:“这个孩子真的不容易,用来学习的时间都是见缝插针,一点一滴挤出来的。”
放学回家后,小悦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分检破烂和做饭。每天晚上八九点钟时,才是她的学习时间,此时,她才能坐在灯下安心学习:复习功课,做作业,预习次日的上课内容。
今年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60多岁的南天方突发高血压,韩悦悦硬是用架车将奶奶送到淮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脱离危险的老人,望着满头大汗的孙女,竟哭出声来。
五年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留守儿童韩悦悦内心的酸楚是同龄孩子无法体会到的。面对记者提问,单纯的小悦悦直言道:“我想爸爸和妈妈,就像奶奶晚上睡觉做梦时喊出爸爸的名字一样……”
望着韩悦悦背起书包远去的背影,记者从内心生出一种敬意:孩子,你太棒了,“揣”着责任书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记者 朱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