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柏雪 通讯员 杨远宾 摄影报道)近日,随着河南省固始县拆解现场最后一批关键影像资料录入系统,淮南市2025年度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宣告圆满收官,比原定计划提前一个多月完成。这场历时130余天、横跨七省的“绿色行动”,为142艘老旧船舶画上句号,并将逾8200万元惠民补贴精准送达船东手中,为区域水运经济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跨省协作,打通绿色转型“最后一公里”
此次船舶报废更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船舶拆解点遍布全国7个省份的30余家机构。面对监管范围广、协调难度大的挑战,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模式,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专项监管队伍;监管人员足迹遍布苏、浙、豫等地,不畏艰辛,全程驻点监督,确保每一艘船舶的拆解都合规、安全、可追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惠政直达,让船东“轻装”前行
“政策讲得透,补贴到位快,真是给我们减了负!”一位已拿到补贴的船主感慨道。为了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海事中心通过召开动员会等多种方式,面对面为船东答疑解惑;同时,大力优化补贴发放流程,推行“一次申请、全程代办”服务,并采取“注销一批、公示一批、拨付一批”的灵活方式,极大缩短了资金兑现周期。目前,绝大多数补贴款项已直达船东账户,剩余款项也将在11月底前全部结清。
效能革新,跑出淮南“加速度”
“提前收官”的背后是我市不断提升的政务服务效能。海事中心建立了“日、周、月”三级调度机制,科学调配力量,领导班子下沉一线督导,现场解决难题。从广泛宣传到严格监管,从优化流程到快速拨款,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便民、高效、规范”的工作原则,形成了上下联动、闭环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了这项惠民助企工程的高效落地。
据悉,此次老旧船舶的集中“焕新”不仅消除了水路运输的安全与环保隐患,更有效助推了船舶运力结构的优化升级。海事中心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服务,护航水运经济向着绿色、低碳、高质量的方向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