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三网联动”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5G工厂点亮智造新未来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三网联动”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20 9:25:0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凤台县聚焦城市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通过系统织密“组织网”、深度融合“治理网”、持续拓展“服务网”,有力推动治理重心下沉,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织密“组织网”,筑牢党建引领“主心骨”

该县建立“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群团组织”五方协同治理模式,在全县54个住宅小区实现党支部全覆盖,推动12名小区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委会主任,切实强化党组织对小区各类组织和事务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组织嵌入、机制融合,有效破解治理困境。全面构建“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三级组织体系,精选配强楼栋长、党小组长300余名,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480个,推动党的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深度融合、直达末梢。积极推动群团组织向小区延伸,新建小区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60多个,有效凝聚各类群体,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

融合“治理网”,提升基层治理“内驱力”

该县制定小区党支部工作规则、物业企业评价激励、党员下沉服务等7项制度,明晰党组织、党员及职能部门在小区治理中的职责边界与协同流程。深化“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和“党员双报到”机制,推动1100余名在职党员到小区亮身份、领任务。积极引导物业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主体成为服务供给中坚力量,组建政策宣讲、维修维护、养老助残等专业服务队,吸纳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才入库,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创新实施党员“双重管理”、干部“双向考评”、部门服务“下沉考评”等制度,建立“岗位职责表现+党员群众反映+小区支部评价”三维考评机制,将小区党组织的评价意见按权重纳入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党员发展等环节,增强社区党组织统筹能力。

拓展“服务网”,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该县高标准建设小区“邻里汇”、党群服务站等实体阵地54个,集成政务服务、文体活动、养老托幼等功能,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创新“线上点单、线下服务”模式,依托服务平台累计响应并办结居民需求3000余项,实现服务资源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聚焦“一老一小一特殊”群体,精准打造“银龄关怀”“四点半课堂”“暖心家园”等品牌服务项目。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法律援助、文体科普等“民生微实事”活动,让贴心服务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深化“红色议事厅”“小区议事会”等协商平台建设,健全“居民提事、多方议事、协同办事、群众评事”闭环机制。创新“服务资源一张图”动态管理,整合盘活社区商家、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等资源,引导形成低偿、公益相结合的多层次服务供给体系,实现从“有服务”到“优服务”的提质升级。

(记者 贾静 通讯员 李玉杰 常开胜)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