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筑起妇儿权益“暖心墙”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5G工厂点亮智造新未来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筑起妇儿权益“暖心墙”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12 9:17:0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从权益维护到心灵呵护,从法律保障到家庭建设……近年来,八公山区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创新工作模式,强化跨部门合作,以高效、贴心的服务筑起一道坚实的妇儿权益“暖心墙”。

织密维权网络,打造暖心驿站

为了让维权服务更贴近群众,八公山区司法局与区妇联、人社等部门深度协作,为权益受损的妇女群体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现“当天受理、当天指派、专业承办”。2022年以来,累计提供法律咨询2800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550余万元。

精心构筑维权平台。该区系统打造维权服务窗口、开通12338妇女维权热线,形成“一个平台受理,多个部门联动”的维权工作格局。针对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采取“五心调解法”,为求助者提供法律建议、心理疏导等服务。截至今年9月,累计排查走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796次,排查纠纷78件,调解成功77件。

与此同时,八公山区法律援助中心遴选18名优秀女律师成立“妇女儿童律师服务团”,依托区妇联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供精准服务。2022年至今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4件。

汇聚多方力量,创新治理格局

家事调解有温度,权益保障有力度。八公山区法院“法木兰”工作室建立协作机制,创新引入“六尺巷六步走”调解法,联合乡贤、“老娘舅”调解队温情化解家事纠纷,2022年以来审结家事纠纷1190件,有效维护了2077名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该区还启动“妇联+”妇儿维权机制,推出“亲情关爱+心理关爱+家庭教育指导+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四重妇儿关爱维权新模式,区妇联与区司法局建立皖美乡村法治行工作站,成立公益法律服务团;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0余场次,惠及妇儿3万余人。

为呵护儿童心理健康,八公山区妇联建设2个“心声驿站”心理咨询室,采用“妇干+心理咨询师+巾帼志愿者”多方联动方式,为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调解纠纷113起,其中“巧妙调和夫妻矛盾 架起家庭幸福彩虹桥”案例荣获淮南市妇联第二届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优秀调解案例。

强化法治保障,筑牢文明根基

法治建设,普法先行。八公山区妇联牵头开展“巾帼法律明白人”培育行动,47名基层妇联主席通过考核持证上岗,全区42个村(社区)均已完成“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结对工作,接待群众咨询400余人次。

多方联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八公山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妇联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家庭改善教育方式,合作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3年来普法宣传覆盖师生6000余人次。针对网吧、电竞酒店、文身治理等问题,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8次,有效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做好“家”文章,涵养新风尚。八公山区妇联以“书香八公 妈妈读书会”为起点,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秉承“阅读改变生活、文化滋养心灵”的宗旨,持续推进“阅读+”、开展家庭教育宣传等主题实践活动30余场,吸引2000余名家长儿童参与。同时,支持成立“童声童议”儿童议事会,增进亲子情感沟通,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文明社会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家庭力量。

(通讯员 朱晓斐 记者 何婷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