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鸿)“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近日,寿县九龙小学的教室里,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孩子们在社工带领下,用稚嫩却坚定的嗓音传唱《歌唱祖国》。清脆的歌声回荡校园,将红色种子悄然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这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是淮南市“七彩阳光”未成年人关爱保护项目的系列活动之一。活动摒弃枯燥说教与单调讲解,由淮南市旭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们将红色教育融入旋律与互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感悟红色精神。
“大家知道这首歌是怎么诞生的吗?”社工小郭以歌曲创作故事为切入点,娓娓道来作曲家王莘在天安门广场迸发灵感、满怀激情创作的历程。孩子们睁大眼睛凝神倾听,当听到动人之处,有孩子主动举手:“老师,我好像也能感受到那种激动!”
学唱环节中,孩子们跟着节奏打拍子、轻声跟唱。起初有些孩子略显羞涩,在社工的鼓励与同学的带动下,逐渐放开歌喉,歌声愈发嘹亮。一名二年级男孩笑着说:“大家一起唱的时候,感觉特别有劲儿!”
“我们不只教唱歌,更希望孩子通过音乐理解家国情怀,感受团结与勇敢的力量。”项目负责人表示,《歌唱祖国》等红歌旋律激昂、歌词真挚,易引发情感共鸣,同时能在集体传唱中自然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与归属感。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围着社工追问“下次什么时候再来”。一位班主任感慨:“这样的活动比单纯讲课更打动孩子,他们在歌声里记住了历史,也收获了快乐和自信。”
据悉,由市民政局、市未保中心开展的“七彩阳光”项目将持续走进我市更多中小学与社区,通过红色观影、故事会、实践体验等多元形式,让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陪伴孩子们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