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政策引航 特色养殖“孵”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政策引航 特色养殖“孵”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6 9:25:4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柏雪 通讯员 潘士清)从传统家庭副业到规模化产业,从单一养殖到多元发展,潘集区贺疃镇以政策为引、以科技为翼,积极推动农民创业转型,让畜禽养殖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

2021年大学毕业后,贺疃镇杨祠村青年杨雪毅然返乡,创办起皖西白鹅养殖场。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养殖场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的年养殖1000只,发展到如今年养殖超3万只,不仅圆了她的返乡创业梦,还为周边10名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岗位,带动当地白鹅养殖产业兴起。“几年打拼让养殖规模稳超3万只,我对这个产业信心十足!”杨雪信心满满地说,明年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在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加收益的同时,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杨雪的创业故事,是贺疃镇推动农民创业转型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镇借助各类培训项目培育新型农民,引导创业主体从传统能人群体向大专院校、技校毕业生等新型群体拓展,形成多元化创业格局。通过“政策引领、科技推动、示范带动”的组合拳,该镇因地制宜引导创业者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全镇畜禽养殖规模持续壮大,年养殖肉牛1500头、肉羊8000只、家禽18万只,规模养殖企业数量逐年递增。

“全镇现有规模养殖场14家,当前正处于规模化与智能化协同发展的关键期。”贺疃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徐英介绍,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技术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优化饲喂与环保技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养殖业做大做强。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贺疃镇党委、政府通过强化组织引导和政策扶持,帮助创业者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增加创业收益。“我们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等方式,提供‘一站式’服务吸引人才返乡,联合科技、农业部门开展技术培训,推动产业从‘扩规模’向‘提质量’转型。”贺疃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聂敬虎表示,将持续依托特色产业延伸链条、发展深加工,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