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一场婚礼承文脉 万家新风映良缘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一场婚礼承文脉 万家新风映良缘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3 10:12:4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楚韵淮香同心永结”公益集体婚礼倡树婚俗新风

(记者 张明星)11月1日上午,春申里文旅街区洋溢着浪漫与庄重的氛围,淮南市“楚韵淮香同心永结”公益集体婚礼在此举行。12对新人身着传统礼服,在亲友与社会各界的见证下共许白首之约,共同镌刻同心永结的幸福时刻。

本次活动由市民政局、市妇联主办,市委宣传部、市委社工部、市总工会、团市委、淮南高新区管委会协办,市新闻传媒中心承办。整场仪式以楚文化的典雅气韵为基调,融汇淮河文明的包容精神,倡导“文明简约、传承文化、家国一体”的婚礼新风,不仅成为12对新人人生中的重要盛典,也是淮南深化婚俗改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仪式现场,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作为证婚人,向新人们致以诚挚祝愿;市妇联主要负责人担任主婚人,寄语新人执手相伴、共筑家国。新人遵循传统礼仪行三拜之礼,郑重签下婚书,共饮合卺酒,每一个环节都饱含对婚姻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新人代表宣读《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新风倡议书》,以青春之名号召全社会践行婚事新办、简办的倡议,树立文明新风。随后,新人们抛洒喜果、分享甜蜜,并在“文明婚俗”签名墙上留下庄重承诺。

“非常感谢政府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让我们有幸能够参加这次集体婚礼,祝所有新人有情人终成眷属;同时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传递正确的婚恋观和家庭观,树立文明新风尚。”新娘李娜和新郎曾祥斌说道。

活动还特别邀请非遗传承人送上专属祝福。淮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周琴现场创作《双凤戏牡丹喜》,精美的剪纸作品寓意新人家庭和睦、福运绵长;寿州窑非遗传承人代表方昌美带来特制“金饭碗”,碗中盛满八公山脆枣、焦岗湖莲子与花生,传递“早生贵子、连心连意”的深情祝福,让非遗技艺与婚俗礼仪交相辉映。

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围绕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主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通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倡导正确婚姻家庭价值取向,坚决遏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随礼攀比、低俗婚闹等不良风气,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为推进婚俗改革提供鲜活样板。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