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步”约而同织密助老网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步”约而同织密助老网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0/28 9:45:0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腿脚不方便,天天坐轮椅什么都干不了,小孩也离得远,以前有事我都愁得睡不着,现在有了小杨的微信,有事就跟小杨联系,以后有麻烦事也不怕了。”日前,记者在谢家集区杨公社区走访夏爷爷时看到,志愿者小杨一边为老人添加微信,一边叮嘱道:“您要是有任何需要,可以随时在微信上喊我,我过来很快,您放心。”

近日,谢家集区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正式启动“‘步’约而同”助老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整合网格力量与志愿资源,为杨公社区44名高龄独居老人搭建起“贴身式”关爱网络,以脚步丈量温情,用行动守护晚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聚焦高龄独居老人“出行难、照护难、陪伴少”痛点,杨公社区联合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精选出熟悉社区情况的网格长6名、专职网格员6名,并联合多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组成服务小队,按照“一人一策、精准配对”原则,为社区44名高龄独居老人建立“‘步’约而同”助老志愿服务联系表,明确代购代办、健康监测、居家安全检查等多项核心服务内容。

“这些人就像自家孩子,经常来看看、搭把手,天凉了就在微信里叮嘱我多穿衣服,这两天雨下得大就让我少出门,有需要的他们送,晚上看我的微信步数比较少,他们才放心。有身边的人惦记着,我心里踏实多了。”杨公社区82岁的独居老人汤爷爷说道。

“微信步数不仅是运动记录,更是我们的‘服务打卡器’。”杨公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介绍说,在市、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我们依托微信步数功能建立动态服务机制,针对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志愿者通过添加微信并打开“微信运动”,每日定时监测老人的步数,并将步数反馈至社区服务群,如有异常,网格长可及时安排人员上门查看情况。若老人有紧急需求,也可通过微信联系结对志愿者,志愿者需在“步数响应时效”内上门处置。对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住在附近的志愿者则通过定时上门走访,了解老人情况,避免出现老人有突发状况却无人响应的现象,实现“线上响应+线下服务”无缝衔接。此前,志愿者小贾在接到独居老人陶奶奶的微信求助后,仅用15分钟便赶到老人家中,协助解决了燃气阀故障问题,其当日微信的“5000+”步数,也成为了她守护老人安全的暖心注脚。

杨公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联系拥军医院于近期上门为社区老年人进行义诊服务,下一步还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扩大服务范围,让退役军人的“迷彩绿”成为社区助老服务的“暖心色”,推动形成“老有所依、老有所护”的良好社区氛围。

(记者 苏强 通讯员 张珊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