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触碰千年史 脚步丈量楚文化
龙湖中学教育集团让课堂“走”进古城
(记者 查嘉琪 摄影报道)10月24日,淮南市龙湖中学教育集团本部校区和公园校区千余名学生共赴寿县,开展了一场以“探文化根脉,悟传统智慧”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课堂知识与实地体验深度交融。
清晨的龙湖中学校园操场上,学生们手持实践手册,在开营仪式的掌声中眼神闪亮——这是他们期待已久的“走出课本”时刻。“从楚鼎铭文到古城墙砖,从节气农谚到气候观测,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学习。”学生代表的发言里,满是对这场“行走课堂”的向往。
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学生们被展柜中斑驳的青铜器深深吸引。“这是楚国时期的剑,剑身的纹路还能看清铸造痕迹!”随着讲解员的介绍,有学生忍不住伸手轻触展柜玻璃,仿佛想透过冰凉的屏障,触摸千年前的铸剑火光。另一侧的寿县古城墙下,学生们指尖抚过砖石上的青苔感叹:“课本里说‘城郭坚厚,易守难攻’,亲眼看到才懂这城墙背后藏着多少历史故事。”
二十四节气馆内,学生们围在“节气农事互动屏”前,跟着动画演示模拟春耕、夏耘的流程。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40名学生在观测员的指导下,尝试读取气温、湿度数据,将书本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体验。
古城街巷中,学生们举着手机拍摄砖墙上的“淝水古战场”标识,或蹲在城门口比对“古城地图”与实际街巷的方位——原本停留在课本中的“历史地理”,此刻成了脚下可丈量的真实空间。
班级任务环节,各小组绘制楚鼎纹样、梳理古城防御图、编写节气农谚顺口溜,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全新理解。一名学生表示:“今天才发现传统文化就藏在文物、城墙和农时里。”
返程时,不少学生仍扒着车窗回望古城。这场没有背诵与说教的实践,让“楚文化”“古城防御”“节气智慧”这些抽象概念,变成了可感知、可触摸的鲜活记忆。正如龙湖中学教育集团公园校区执行校长刘刚所说:“当学生的指尖触碰到城墙砖的纹路,当他们在节气馆里亲手模拟播种的动作,文化的种子,就已经悄悄种进了心里。”
图一:学生们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参观实践。
图二:学生们参观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图三:讲解员介绍淝水古战场。
图四:二十四节气馆内,学生们动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