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为民办“食”事 共护好“食”光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为民办“食”事 共护好“食”光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0/27 9:13: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大通区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民办“食”事 共护好“食”光

“这是我刚买的蔬菜、猪肉,也不知道是否安全,麻烦帮我测一下”。10月24日上午,大通区大通街道居南社区居民张女士在南城菜市场购买了一些肉类、蔬菜等,顺便在区市场监管部门设立的“你点我检”快检台进行了农药残留等项目的快速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合格。“经过检验合格的食品,吃着更放心!”张女士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以来,大通区市场监管局以“你点我检”活动为主抓手,在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设立咨询台、宣传台和快检台,对蔬菜、水果、水产、肉类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现场进行农药残留、抗生素、重金属等项目的快速检验并出示结果。同时,聚焦重点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精准监管,常态化开展“你点我检”活动

食品安全,你点我检。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民意引领、精准监管”新路径,让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加贴近民生、反映民意、汇聚民智。精心组织开展“3.15消费维权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联合乡镇(街道)在农贸市场、社区广场设立线下宣传点,围绕“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等大宗消费食品,广泛征集消费者最关心、最担忧、最想检测的食品品种和项目。

“对‘你点我检’检测结果,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布,对不合格食品立即依法采取下架、召回、查封、立案查处等措施,并及时向社会发布风险提示和消费警示。” 大通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发现的问题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督促相关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实现“检管结合”的良性循环。同时,结合“你点我检”和日常监管情况,加大对肉制品的检测力度,对检测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依法严惩重处违法犯罪分子。

聚焦重点难点,重拳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

聚焦群众关切,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专项整治行动,剑指制售假劣肉制品与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让食品安全保障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构建“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监管体系,针对肉制品领域,重点核查原料采购是否正规、索证索票是否齐全、检验检疫证明是否完备,严厉打击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肉及肉制品抽检31批次,快检1050批次。

在农村食品领域,以城乡结合部小作坊、农贸市场、小食杂店为重点,开展“拉网式”排查,检查各类经营主体621户次,查办案件27件,有效遏制“三无”、过期、“山寨”食品等乱象。

聚焦老年群体,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

防老坑老骗局,市监护您安康。区市场监管局联合乡镇(街道)开展宣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与老年群众面对面交流,重点讲解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的危害、常见套路以及遭遇虚假宣传时保存证据的方法和维权途径,耐心解答老年群众在药品、保健品购买方面的疑问。同时,主动征询涉老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线索,提醒他们如发现相关线索,请及时联系属地市场监管所或者拨打12345、12315进行投诉举报,引导老年消费者科学认知、理性消费和正确选购食用保健食品,增强防范消费欺诈和识别虚假宣传能力,持续深化食品安全社会共建共治格局。

守护夕阳红,银龄在行动。区市场监管局广泛宣贯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社会对保健食品法律法规知晓度,形成“人人自觉参与维护保健食品安全”良好社会氛围。同时,依托网络交易监管监测平台等技术手段,开展涉老领域专项监测,针对老年人药品、保健品以及养老服务强化关键词监测,源头防范化解舆情风险。

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大通区将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持续深化“你点我检”活动,保持对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和保健食品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次仁德吉)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