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皖家幸福驿站:小家传大爱 巾帼绘新篇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皖家幸福驿站:小家传大爱 巾帼绘新篇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0/17 8:21:3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家,是社会的细胞,更是温暖的港湾。近年来,寿县妇联立足新时代家庭与妇女儿童需求,以实施南关社区“皖家幸福驿站”项目为载体,探索一条以家庭和谐为基石,赋能妇女全面发展的创新路径。

家风润物细无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走进南关社区,一面精心打造的家风展示墙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展示的210条好家规、好家训,都是从居民中征集而来的智慧结晶。

寿县妇联巧妙构建“征集—展示—实践”闭环,让抽象的家风文化变得可感可触。元宵节,邻里相聚“亲子敬老包汤圆”;书法课上,笔墨挥洒间传承家训;婚恋观沙龙中,真诚交流择偶理念;环保公益行路上,全家人携手共建美丽家园……这些融入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的特色活动,让文明家风如春雨般渗入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

如今在南关社区,“谈家庭、议家教、传家风”已蔚然成风,家庭文明成为社区最温暖的底色。

家事调解化干戈

寿县妇联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南事来商量”家事调解室,探索出“共建、共治、共情、共防、共融”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在这里,不同类型的矛盾会有律师、心理顾问、乡贤等专业人士精准对接,确保“专业人办专业事”。同时注重前置预防,通过网格化巡查和法治宣讲,及时发现化解纠纷苗头。通过组织文化活动,让矛盾双方在共同参与中冰释前嫌,重拾情谊。

“原来孩子的世界是这样的!”一位参加“家和楚韵”智慧父母研修班的家长感慨道。针对亲子沟通普遍存在的困境,寿县妇联请来国内知名家庭教育团队,打造独特的“理论+体验+案例”教学模式。研修班里,那些曾经因孩子写作业拖拉而焦虑的家长,通过“沉浸式体验”环节,终于理解了孩子的感受;那些习惯说教的父母,学会了非暴力沟通和正面管教技巧。家庭教育正发生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共情的美好转变。

关爱帮扶暖人心

聚焦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妇女等特殊群体,寿县妇联编织起一张“全覆盖、常态化、多层次”的关爱网络。

驿站里,儿童安全教育为孩子们撑起保护伞,暑托班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燃眉之急,牙齿健康检查守护着灿烂笑容。“爱心妈妈”与留守困境儿童结对子,用陪伴温暖孤独的心灵。与此同时,为妇女群体提供心理辅导,对困境妇女提供物资帮扶和精神慰藉。

面对困境妇女和留守妇女的就业难题,驿站构建了“培训—实践—就业”全链条赋能体系。结合市场需求与妇女兴趣,开设技能培训班,邀请行业能手现场教学,培训妇女近千人次。驿站与本地企业合作设立“妈妈岗”,帮助联系电商平台代销手工制品,举办“技能成果展销会”,为妇女搭建就业桥梁。

寿县皖家幸福驿站的实践,充分发挥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邻里互动交流,营造了“邻里互助、家庭和睦”的良好氛围。今后寿县妇联将继续深化皖家幸福驿站建设,扩大智慧父母研修班覆盖面,完善家事调解机制,拓展妇女就业渠道,努力将驿站打造成更具特色、更有温度的家庭服务金字招牌,为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通讯员 汪梅 记者 何婷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