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篇历史纪实文学《考烈王》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淮南本土楚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沈国冰历时3年打磨完成,是全国首部聚焦武王墩墓主人——楚国考烈王熊完的文学著作,填补了多项楚文化研究空白。
作为市委宣传部2024年度重点文艺精品生产扶持项目和2024年度淮南市重点社科扶持项目,《考烈王》以15.3万字的宏大架构,不仅详尽地勾勒了考烈王的一生,更绘制出一幅战国末年波诡云谲的历史长卷。本书围绕强秦崛起的时代背景展开,既讲述了考烈王凭坚韧与智慧维系楚国八百年基业的历程,也剖析了楚国迁都寿春的缘由、以寿春为都十八年的悲壮过往,更还原了考烈王与春申君、李嫣、李园等人的恩怨情仇。通过这些内容,本书深入探寻考烈王的历史形象与贡献,再现了八百年楚国最后的辉煌与落幕的悲壮。
湖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刘玉堂评价其为“基于史实的文学呈现,展现八百年楚国最后一位雄主的传奇人生”;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领队、考古学家宫希成则认为,该书能让读者“一览武王墩墓主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倾读楚国晚期图强中兴的奋起,看尽八百年楚国最后的余晖”。
据悉,《考烈王》的出版不仅实现了淮南本土楚文化学者的集体梦想,更填补了武王墩考古发掘研究、淮南楚文化研究、淮南楚史研究、寿春城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多项空白。如今,考烈王穿越2200多年时光,在武王墩与读者重逢,其传奇人生与楚国最后的文明余晖,都将在书中一一呈现。
(记者 柏雪 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