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誓言无声润桃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誓言无声润桃李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0/11 9:14:1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誓言无声润桃李
——谢家集区师德演讲比赛侧记

“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

近日,谢家集区“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师德演讲比赛在谢二中礼堂举行,教师们掷地有声的誓言,不仅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庄严承诺,更是他们对育人初心的共同坚守。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在求知路上掉队,这是师风;用心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这是师德;让责任与爱心在每一堂课中生根发芽,这是师魂。”演讲台上,参赛教师以真挚动人的讲述诠释着师德的内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师德建设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榜样引领。谢家集区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组织全区教师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相关文件,定期开展系统化师德专题教育和培训,并通过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师德标杆,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日常教学中落地生根。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就是用爱与责任,为孩子们编织人生第一段旅程的人。”谢家集区幼儿园张明弘老师说,“从教十八年来,我最欣慰的是看到孩子们从胆怯到自信、从沉默到开朗的蜕变。”

谢二小的杨丹丹老师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待放的花朵。在她的语文课堂上,没有“差生”的标签,只有不同花期的生命。面对缺乏自信的学生,她总是微笑着鼓励:“老师相信,只要你愿意努力,一样可以绽放属于自己的耀眼光彩。”当学生犯错时,她会在作业本中悄悄夹上一张小纸条:“你的进步,像花儿在悄悄绽放。”这样的话语,温暖而坚定,成为师生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谢六中的连禄老师,以不断创新的教育方式和独特的带班理念赢得家长和师生的一致赞誉。多年的班主任经历让她深有体会:“要把班级还给孩子。”“教育就像陪着树苗慢慢生长。”“该放手时放手,该扶正时扶正”。

个性化关怀,往往能点亮孩子心中的灯火。淮南开景公学张伟老师习惯在作业本上写下温暖评语:“你的字迹里藏着认真,要是再慢一点,一定会更漂亮。”那个曾经上课从不举手、字迹略显潦草的内向男孩,在他的耐心期待与守护中,悄然发生着变化。直到一天,他悄悄塞给张老师一张手绘漫画,旁边用工整的字写着:“谢谢您,老师。”

淮河中学的水美玲老师以细腻的关怀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一次家访中,满墙奖状和爷爷那句“娃儿就指望读书改变命运”的嘱托,深深烙印在她心中。批改作文时,一个学生写道:“老师,您让我知道,我的诗也能像春天的溪水一样流淌。”这句话让她更加坚信教育的力量。于是,“诗歌小花园”在校园里诞生了,师生在草木芬芳间诵读诗篇、品味诗意,用文学的清泉浇灌希望的幼苗。

演讲比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谢家集区教师们践行师德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幼儿园的悉心呵护,到中小学的智慧引领;从个别的耐心鼓励,到集体的用心浇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师德的真谛。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日常中默默耕耘,如细雨般润物无声,滋养着每一个成长的梦想。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教育瞬间,汇聚成推动谢家集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托举着孩子们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通讯员 盛静 记者 苏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