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代表说事”架起为民履职“桥梁”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代表说事”架起为民履职“桥梁”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0/11 9:13:4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化广场健身设施何时修缮?”“村民门前的绿化隔离栅栏脱落影响村容村貌如何处理?”……近日,在凤台县顾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说事”现场,人大代表与群众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就群众关心关注的事情畅所欲言,氛围活跃和谐。

今年以来,凤台县顾桥镇人大积极探索推行“代表说事”制度,依托代表“家站”建设,创新开展“代表说事”,搭建起人大代表与群众沟通交流“互动平台”,为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发挥有效作用。

“代表说事”议出民生实事

“让群众更想说、更敢说,真正把话聊开,把事说开,也让代表进家入站更好履职。”该镇人大主席倪明告诉记者,为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听取人民群众呼声,全面准确掌握村情民意,为“代表说事”活动的举行做好充足准备,镇人大在前期就依托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突出“身边事现场说、关键事家站说”的工作重点,积极组织代表进村入户、深入一线,走访联系选民群众,了解群众对全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的评价与看法,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意见建议高度重视,对能够马上解决的小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答复,对一些暂时未能给予答复的问题,经镇人大主席团研讨后将群众合理诉求和可行的解决方案转交镇政府协调处理,切实做到件件有答复。

“现在没人随便在门前屋后倒垃圾了,村里环境卫生也比以前好了,没想到人大代表交办的问题解决得这么快。”日前,家住该镇顾桥村村民郑兆素在“代表说事”时直言道。

县人大代表李璐璐说:“作为人大代表看到自己提出的建议被采纳,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感觉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真正发挥了作用”。群众意见建议实行台账式管理,代表全程监督解决。平时,群众可电话告知或提前预约,也可上门反映,确保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事。如今,到村里的选民家中坐坐,听听选民们“发牢骚”“提意见”,用记录本一一记录在册,积极研究解决,及时向选民“交账”,已成为该镇人大代表的习惯。

该镇人大根据人大代表分布情况,按照一镇一家、多村一站、就近方便原则,建成镇级人大代表之家1个,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5个,每季度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进“站”接待选民,让代表闭会期间“说事”有场所,把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的场所延伸到了家门口。同时,建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机制,加大对人大“代表说事”的工作指导,适时组织人大代表集中培训,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和业务素质,结合代表年度履职考核,把代表作用情况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激励代表主动积极参与到“说事”活动中,为群众作为。

“代表说事”凝聚民生大合力

“为啥隔壁村的张大哥的儿子考上大学能办酒席,我买车办个庆祝仪式就不行?这红白理事会的规定到底是啥样的?”该镇八里村村委会传出一位李姓村民的“质问声”。村民们像这样反映的类似事情时常发生。为给村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认真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及时组织召开人大“代表说事”会,通过认真讨论、举手表决、公示等环节,确定了《八里村红白理事会章程》。

“在村民大会上,我们耐心讲解了相关制度规定,村民们听后都表示理解我们。人大‘代表说事’会为群众做了一件实事!”八里村党总支书记李佩祥说。

《八里村红白理事会章程》的出台只是顾桥镇实行人大“代表说事”制度的一个缩影。该镇人大构建“代表+网格员”管理服务模式,积极与镇综治办开展“接诉即办”民情服务活动,推进代表联络站、村综治中心联动模式,组织人大代表进网格,会同综治信访人员、包村领导干部、村干部共同解决群众矛盾、家庭纠纷,将代表履职阵地与信访矛盾调处紧密相连,助力群众诉求解决,避免矛盾激化,切实将代表履职“根据地”打造成信访矛盾化解“前沿阵地”。

自今年该镇“代表说事”制度成立以来,共开展“代表说事”6场次,现场解答群众问题并化解纠纷10件,听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余条。经梳理,作为镇人大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的重点议题2个,其余意见建议由镇人大主席团交于人民政府进行协调处理,解决了就业、就医、饮水、上学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推进“和美乡村”贡献人大代表力量。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王玉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