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古城素有“三街六巷七十二拐头”之说。
透过历史的尘烟,这里坑坑洼洼的青石板仿佛还回响着远古的足音。东汉时,河北巨鹿人时苗驾着行囊简陋的牛车,吱呀吱呀地来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吟着“寿阳信天险,遥阻八公山”来了;北宋的欧阳修在古风朴朴的古城向远方的妻子诉说他乡的美丽;英王陈玉成遭奸人陷害,他的英姿和战马哒哒的蹄音永远留在古城人民的心中;一代帝师孙家鼐从这里出发,以才学荣登状元宝座;抗日将领赵达源,誓死与古城共存亡,穿街转巷指挥抗击日寇,血洒西门城头,壮烈牺牲……
这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幕,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叹,小城故事多,街巷故事多……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保存完好的寿州古城区,为北宋熙宁年间重建,街道纵横,古巷深深,四通八达。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由于市政建设和康居工程的需要,有的街巷被拆迁改造;有的夷为平地,不复存在;有的名存实亡;有的面目全非,古风古貌荡然无存;也有的是今人为通讯、户籍、管理等诸多便利,而重新命名。现尽可能悉数收录,以供寻古参观者加以考证,或为市政建设、社区规划、管理提供点滴帮助,亦可为青少年了解家乡提供一点资料。
以十字街为界,北至靖淮门为限,南以通淝门为止,东至宾阳门内,西到定湖门里。东北片为:小马家巷、大马家巷、骚泥塘巷、硝场巷、洒金塘沿、仓巷、袁家巷、武家巷、观巷、西大寺巷、一人巷、东岳庙巷、北梁家拐巷、白帝巷、马营巷、东大寺巷、大观井巷、小观井巷、箭道巷、北过驿巷、钟楼巷、单牌坊巷、傅家马路、郑家庄。西北片:木头牌坊巷、紫城街、北小长街、税务巷、大卫巷、毛家巷、鲍家井巷、圆通寺巷。东南片:南梁家拐、吴家楼巷、将爷巷、钱李巷、南照壁巷、北照壁巷、郝家巷、南过驿巷、杨杈把巷、农机巷、状元街、棋盘街。西南片:营房巷、卫生巷(十八茅厕巷)、楼巷、曹家巷、清真寺巷、许家巷、沙果巷、南小长街、留犊祠巷、戴台巷、赵氏巷、柏家巷、城角巷等。
这些古街巷或以姓命名,或以巷叙事、或以巷记史,各具特色。
位于棋盘街中段南侧有一条与南过驿巷遥遥相对的古巷就是状元街。宋嘉定十三年,也就是1220年的春天,焦炳炎去京师临安,参加春闱的会试,登庚辰武科,赐武举进士出身,授承节郎。随后,便离开京城,到京口、蕲州等地为官,深受百姓爱戴。淳祐元年,即1241年,47岁的焦炳炎,参加京城的辛丑文科殿试。金殿策问时,他献《廷试策》,也称“万言策”,文采飞扬,众官叹服,得中殿试第三,也就是探花。宋俗一般称殿试前三名为“鼎甲”。宋理宗赵昀,见焦炳炎长得端庄沉毅,文武双全,龙心大悦,把他唤到身边,仔细端详,赞誉有加,在集英殿策赐焦炳炎为“天下茂异第一名状元。”由于焦炳炎是安丰军(今寿县)走出的士子,当地人们以状元为安丰军人而引以为傲,在城内树立状元坊,激励安丰军及属辖州县士子,奋发向学。状元坊所在的地方日趋繁华,虽然只是一个巷子,也被人们称作“状元街”了,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市政建设的步伐自然不会挽留逝去的辉煌和荣光。斗转星移,古老的状元街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依稀还能觅到几间颇有古风的老宅,留给人们几多遐想和追忆。
在南大街,有一条叫做留犊祠巷的古巷,它是与一位清官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史载:东汉末年,山东巨鹿人时苗任寿春令。他为官廉洁,清风惠政,体察百姓疾苦,深受爱戴。时苗上任时,是驾一辆黄牛车来的。“居官岁余,牛生一犊”。卸任时,百姓依依送别,他执意要将小牛留下,他指着小牛犊说“令来时本无此犊,犊为淮南所生有也。”百姓说:“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再三劝他带走牛犊,他仍不肯,留犊而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清正,把他的小牛饮水的池子称为“留犊池”。明朝成化年间,寿州知州赵宗,顺从民意,始建时公祠,在今天的留犊祠巷与清真寺巷交叉口,1990年当地政府拨款重修时公祠,供人凭吊追思。特别是对为官从政者,时公祠和留犊祠巷不失为一部立体的反腐倡廉、公正为民的教材。
寿县有名的古巷还数钟楼巷。原城东宣化坊钟楼,在现代著名画家孙多慈旧居旁的一条小巷内,为明代所建,上悬5000斤重大钟,作用在于“司闭司晨”,即报时。后来,人们把它作为火警器械使用,并区别起火方向约定钟点:南三、北四、东五、西六。城中若有失火,登楼击鼓敲钟,人们循着钟点指示的方向,全力以赴,提水灭火。直至1964年寿县成立消防队,鸣钟火警方告结束,此巷遂名钟楼巷。
有的街巷因仄小,只能一人通过,所以称之为一人巷;有的街巷因居者中某一姓众多,遂以姓命名,后来杂姓日渐增多,但巷名不废,仍旧保留下来,如毛家巷、曹家巷、钱李巷、赵氏巷、吴家楼巷等。
(赵鸿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