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安徽日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之路 江淮壮歌”主题直播活动走进潘集区“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
1939年6月15日,彭雪枫司令员率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次挺进淮上,深入潘集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彭雪枫率八路军四纵部分主力第二次挺进淮上,创建了以潘集为中心的凤台县抗日民主根据地,在这里,建立了中共凤台县委和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全县人民与日伪顽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潘集区“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又名潘集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建设规模在淮河流域居于首位,是“安徽省少先队教育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区占地12亩,由门楼、碑群和纪念馆三部分组成。纪念园中央,矗立着一块高6.5米的主碑,记载着1940年7月经豫皖苏区党委决定,在潘集改组中共凤台县委并建立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办事处的有关情况。22块副碑和浮雕,记录着平家滩伏击战、苏涂村战斗、板张集战斗等潘集地区军民打击日伪顽的英雄事迹,馆内收藏着红军使用过的武器和缴获日军的战利品。纪念园北侧500米处,有一座“老廖坟”烈士墓,安葬着当年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的无名战士。最东端是潘集地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真实地展现了潘集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此次直播活动由安徽日报携手淮南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推出。直播通过记者现场讲述、专家深度解读、历史文物展示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再现历史场景,向广大网友讲述了潘集区“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的成立历程、历史功绩,追忆了彭雪枫等指挥员的统战智慧,还原了淮上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壮烈篇章。
(记者 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