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巧施柳枝计 威震日伪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巧施柳枝计 威震日伪军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8/21 8:34:3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巧施柳枝计 威震日伪军
——记奇袭老牛坟炮楼

抗日战争时期,盘踞在淮河南岸八公山老牛坟炮楼里的日伪军经常出来骚扰群众,袭击抗日武装力量,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对其行径深恶痛绝。

1940年7月至11月,中共凤台县委建立了以潘集为中心,东至高皇、北到万福集、西至尚塘、南至架河约630平方公里、20万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把凤台、怀远、蒙城根据地联成一片,沉重打击了当时在淮上地区猖獗的日伪军,成为发展华中、东进苏北、南进淮南的重要枢纽。当年8月,丁文山奉命到潘集东部开辟二区,并任区长,他带领刚刚建立的区中队游击队员,与日伪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0年农历六月中旬一天,丁文山率队攻打日军据点老牛坟,在准备行动的头一天, 丁文山即派区队邓班长做敌情侦察,做到了胸中有数。奇袭的当天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队伍首先到达丁郢子,在淮河边上,丁文山教战士们用柳枝条编成人头模样,战士们都学着编了,但不知有何用处。柳条人头编好以后,丁文山风趣地对战士们说:“今天晚上我们奇袭日本鬼子的据点老牛坟,目的不是摧毁或占领据点,而是要狠狠地教训他们一下,叫鬼子们清醒地知道,淮河是我们中国的,决不允许东洋鬼子以及其他侵略者在淮河横行霸道,为所欲为。”随后,战士们登上了共产党员孙怀友的木船,直奔老牛坟。下半夜一点钟左右, 战士们在老牛坟东一里处登上了岸。丁文山将人员分成四个小组,分别隐伏在敌堡的四面,随着丁文山的驳壳枪一声枪响,一挺轻机枪和十几支步枪,加之早已准备好的手榴弹,一齐向敌炮楼发起猛烈攻击,眨眼间,敌据点内一处房子着了火,乘着火光可以看到日伪军乱成一团、鬼哭狼嚎、东窜西躲,毫无目的地乱打枪,还有几个中弹倒地的死尸,成了他们自己的绊脚石。丁文山等集中火力猛攻了十多分钟,便按原计划把所编的酷似人头的柳枝有间隔地插好,停止了猛攻,没损一兵一卒地撤回到了丁郢子。夜幕中,日伪军却把所插的柳条人头误认为是进攻的新四军,拼命地反击,枪声像炒豆子似的啪啪响,震彻夜空。守在孔集等据点的日伪军听到枪声响,明知道是老牛坟据点被新四军袭击,但在夜幕下,他们怎么也不敢出来增援,只好在远处拼命地打枪放炮,为老牛坟的日伪军壮胆。淮河南岸另外四五处据点的日伪军,也和孔集一样,只敢枪炮齐鸣壮胆,就像是为丁文山等祝捷所燃放的鞭炮和礼花,直到天亮时,日伪军才发现是中了柳枝计。当天晚上,西起许家岗,东至平圩孜,上下几十里的老百姓,有很多人都蹲在淮河北岸的高坎子上听枪炮响,看“焰火”,热闹非凡,丁文山设计打鬼子的消息,很快就在群众中传开了。

(记者 苏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