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步约而同”织就智慧养老温情网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步约而同”织就智慧养老温情网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8/21 8:32:1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清晨,弘湖社区志愿者张兴步履匆匆地赶往李大爷家。只因为老人微信运动步数骤降,打破了往日的规律。这份关切并非偶然,而是一场精心编织的“步约”守护。我市“步约而同”志愿服务,正将老人日常的行走步数,悄然转化为照护独居长者安全的数字预警链。

在智慧养老的探索中,淮南实践的可贵之处在于精准破题、温情解题。面对社区长者智能手机普及率较高的特点,市委社会工作部敏锐捕捉“微信步数”这一日常数据,将其打造为监测老人安全的“晴雨表”,没有复杂的设备投入,却巧妙地将科技融入生活场景。

“步约”模式的深意,在于它构建了多元协同的守护共同体。市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布局,在全市100个社区村试点中,不仅组建了500余支以党员为骨干的“步约”志愿服务队,更将网格员明确为掌握老人安全信息的“第一责任人”。双队伍协同发力,职责清晰:志愿者是敏锐的“前哨”,网格员则是高效的“枢纽”。而1.3万名老人自愿加入的背后,离不开社区深入细致的摸排与对老人意愿的充分尊重。从志愿者到网格员,从党员干部到热心群众,各方力量在制度框架下有序集结,共同托举起一张牢固的守护之网。

“步约”模式的生命力,离不开长效机制的精巧设计。为保障志愿服务的持续动力,我市创新推出积分激励机制,服务老人事项被赋予更高权重,积分可兑换生活服务。累计3.7万分的积分总量,是志愿者热忱的量化见证,更是“敬人者人恒敬之”的温暖回响。同时,“应急响应”“日常帮扶”等机制的建立,与全市“睦邻一家亲”行动紧密融合,使“步约”服务链不断延伸:送餐送药、健康关怀……养老服务在基层社区实现了全链条的温暖闭环。

这种融合科技智慧与人文关怀的“步约”探索,正是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一古老箴言的生动现代诠释。它以最朴素的步数监测为支点,撬动了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温情。当老人的脚步与志愿者的关切在数据中“约而同频”,一份沉甸甸的晚年安全感,便在这座城市悄然生根发芽。

(张昌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