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拂沃野 文明润乡村
——记全国文明村镇寿县炎刘镇新桥村
漫步寿县炎刘镇新桥村,村道两旁绿意盎然,民居错落有致,一幅幅绘有传统美德故事的文化墙,让村民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美德。
近年来,新桥村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精心制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文化浸润、生态塑形”的新路径,实现“村美、人富、产业兴”目标,昔日小村庄变身全国文明村。
党建引领,凝聚文明创建合力。“新桥村下辖48个村民组,拥有6512位村民,其中党员数量达191名,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该村负责人告诉记者,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亲自挂帅担任组长,组建一支30人的专业文明创建队伍。结合本村实际,实施分工负责、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成为文明创建工作中的标杆和旗帜。拓展宣传范围,精准把握主题主线,借助多种宣传载体,广泛发放宣传资料,并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文明浸润,涵养文明和谐新风。以创建全国文明村为抓手,该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移风易俗”宣传活动,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和文明素养。建立文化活动中心、健康小屋、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习惯,营造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和谐新风尚。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吸引众多村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服务参与率达90%以上。通过开展“情暖夕阳,爱满新桥”“学雷锋”“小手拉大手”、义务植树及交通安全劝导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境界。树立先进典型,做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文明家庭推荐评选工作,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传统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传播社会文明新风尚,推动创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生态塑形,擦亮生态宜居底色。该村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突破口,发动群众积极改水、改厕,实现农居整洁、院落整齐、圈厕卫生,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这些年,我们村庄变化非常大,如今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下水道、路灯、道路也全都翻新改造,硬件设施的提升为村庄发展注入坚实底气。”村民们感慨道。
产业赋能,奏响富民强村乐章。新桥村位于炎刘镇南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西侧,总面积达20.1平方公里,横跨新桥国际产业园和蜀山现代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为振兴村集体经济,该村依托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配合园区做好征迁工作,为园区企业项目入驻提供全方位后勤保障。结合光伏发电、土地流转、房屋租赁、门面房租金、苗木基地增收等,培育扶植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利用村级光伏电站及多村联建养猪场收益,开展公益岗位、小微奖补及小型公益事业。以服务园区建设为抓手,有效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同时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和退伍军人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机会。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6.7万元,继续保持全县“十强村”行列。
(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