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郑抱真与淮西独立团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郑抱真与淮西独立团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8/15 8:38:5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郑抱真(1897—1954),安徽寿县吴山镇(今属合肥市长丰县)人。1924年10月,郑抱真追随大哥郑绍成参加安徽革命武装,起义失败后,被冯玉祥的部队收编,任少校副官兼兵站主任;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郑抱真愤然退出国民党军队。1929年他随大哥郑绍成赴上海,加入了王亚樵领导的反蒋除奸组织,积极协助王亚樵参与反蒋、锄奸活动,威震上海滩;曾凭借满腔爱国热血,先后参与策划庐山刺杀蒋介石、南京刺杀汪精卫、上海北站刺杀宋子文等事件。1932年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参与策划轰炸日军旗舰“出云”号、炸死日本侵华陆军大将白川义则、炸伤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等活动,震惊中外。

1936年,为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杀,郑抱真陪同王亚樵前往香港、广西梧州等地隐匿。王亚樵遭遇暗杀后,郑抱真抛妻别子,只身从广西返回家乡寿县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10月,率部加入新四军战斗序列,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新四军淮南抗日游击纵队纵队长、江北游击纵队副司令员、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员、津浦路西专员公署专员、苏皖边区临时参议会副参议长等职。1946年9月,郑抱真率苏皖边区党政群机关奉命北撤。1949年合肥解放后,历任新中国首任合肥市长、皖北行署副主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秘书长等职。为解放初的合肥和安徽建设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抗日战争期间,郑抱真是津浦路西地区一员威震敌胆的抗日骁将。当时的淮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位于安徽省东部和江苏省西部,以津浦铁路为界,分为津浦路西和津浦路东两个地区。1938年10月到1946年7月,郑抱真担任淮南抗日游击纵队纵队长、津浦路西联防部队司令员、津浦路西专员公署专员,率领津浦路西联防部队和根据地的民兵、自卫队,在保卫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斗争中,与日伪军浴血奋战,出生入死,屡建功勋。

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关于加强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武装建设的指示,从1941年下半年至1942年,在郑抱真的精心主持下,经过整顿扩编后的津浦路西联防部队下设6个独立团(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独立一团,团长李国厚(兼)、余海清,政委徐康明(无记载);

独立二团,团长梅竹樵,政委张方坤;

独立三团,团长余海清、雷立学,政委由定凤怀县委书记兼(无记载);

独立四团,团长谢禄轩、魏立成,政委许军成(无记载);

独立五团,团长谢禄轩,政委许军成;

淮西独立团,团长李国厚,政委杨效椿。

其中,淮西独立团是1942年6月,为加强淮南铁路以西地区抗日斗争,经新四军第二师批准,由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决定组建成立的。

1941年6月,时任新四军二师六旅十八团政治部主任的杨效椿,奉命率部越过淮南铁路,开赴寿县东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经过4个月的战斗,赶走了寿县庄墓桥(今属长丰县)以南的国民党顽固派政权,粉碎了日军的疯狂“扫荡”,初步打开了淮西地区的抗战局面,重新成立了中共寿县县委,杨效椿兼任县委书记。

1942年初,新四军二师师部决定,将原属六旅的十八团划归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建制。6月(杨效椿回忆为4月),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决定开辟寿东南地区,发展新的根据地,并以杨效椿带到寿东南的一个连队为基础,整编了部分区队和游击队,迅速组建了淮西独立团,任命李国厚为团长、杨效椿为政委。淮西独立团下辖3个连,共300多人。在路西,独立团除在军事上不停地打击日、伪军外,还展开政治攻势,在争取、瓦解敌伪军,开辟新根据地和发展部队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在开辟和坚持淮西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郑抱真同志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并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他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亲临寿东南第一线。1942年,他率联防司令部部分人员越过淮南铁路,深入敌占区寿东南义井乡(今长丰县义井乡)一带,侦察敌情,发动群众,了解当地的社情民意;就如何开辟和扩大新根据地问题,与淮西独立团分析研究寿东南地区敌我双方的斗争形势和今后的工作任务。有一天,他白天组织群众集会,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夜晚住宿在倪大郢子村。因消息走漏,郑抱真一行人被日伪军的一个团包围。郑抱真临危不惧,果断指挥部队,沉着应战,激战终日,终于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1942年秋,淮西独立团获得情报,邵店伪军准备抽调40余人到拐子集一带抢劫,遂决定进行伏击,政委杨效椿率四连及部分地方武装,事先设伏在拐子集附近,敌人进入伏击圈后,40多人被我淮西独立团一网打尽。邵店伪军在我军事进攻和政治攻势下,非常惶恐,不久被迫放弃了邵店据点。

淮西独立团和区乡武装,进行较大的战斗30余次,其中与日伪军作战23次,与顽军作战8次。毙伤敌伪军325人,其中日军12人;俘虏敌伪军526人,其中日军2人。缴获长短枪660余支,轻机枪11挺,掷弹筒2具。部队从一个连发展到近千人,建立了寿县4个区的民主政权,开辟和巩固了淮西根据地。

淮西独立团和区、乡人民武装,在淮南津浦路西党组织和联防部队司令员郑抱真的领导下,在新四军主力部队的支持帮助下,成功地开辟了北起淮河,南至吴山庙和合肥四十里铺,东起水家湖西,西至瓦埠湖滨的淮西抗日根据地,为实现新四军第二师“坚持路西,巩固路东”的战略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坚持寿东南斗争、保卫人民利益的一支坚强的人民武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寿东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梁立文)

(此文参考:《郑抱真传》83页前后的文字;《安徽党史上的重要人物》282页、384页、385页的相关文字)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