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总结古代知识,传承千古箴言、寓言、警句,在对宇宙和人生进行深邃哲理思辨的同时,还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策略,大多以成语形式流传下来。钩稽、爬梳《淮南子》中原创的300多条成语,其为人处世内容,涉及人际交往、生存发展等方面。
人际交往
《淮南子》作为指导人生实践的生活指南,人际交往自然是它关注的重要内容。《淮南子》中涉及人际交往的成语主要有:“同声相和”“行合趋同”“上下一心”“言而有信”“言不苟出”“行不苟为”“牛蹄之涔”“智圆行方”等。
“同声相和”,这里指调整瑟的音调的情形,叩出这只宫调瑟的声音,另一只宫调的瑟便应和起来,弹奏这只角调的瑟,另一只角调的瑟就会随之震动。比喻只有志趣相同的人才能结合在一起应和对方的话。出自《览冥训》:“叩宫宫应,弹角角动,此同声相和者也。”“行合趋同”,只要品行志趣相投合,相距千里也能亲密不离。出自《说山训》:“行合趋同,千里相从。”“上下一心”,出自《原道训》:“上下一心,无歧道旁见者”,强调上下团结一致的重要性。《氾论训》指出“言而必信,期而必当。”《主术训》指出“非道不行,非义不行,言不苟出,行不苟为。”都是强调人际交往中要诚信,言行符合道义。“牛蹄之涔”,意思是说牛蹄踩成的小水洼,容不下一尺长的鲤鱼。强调人际交往中心胸要开阔,提倡的是一种宽容精神。出自《俶真训》:“夫牛蹄之涔,无尺之鲤。”出自《主术训》:“凡人之论,智欲圆而行欲方”一句的“智圆行方”,指出人际交往中,考虑问题要通达,做事要端正。这是《淮南子》倡导的一种理想的人格形态。
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中,《淮南子》所提倡的是团结、宽容、诚信的精神。
生存发展
人类究竟应如何生存发展,也是《淮南子》探讨的重要问题。《淮南子》涉及生存发展的成语较多,主要有:“志厉青云”“枕方寝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塞翁失马”“临河羡鱼”“寸阴尺璧”“贵阴贱璧”等。
“志厉青云”,形容志向远大,气冲云天。语出《氾论训》:“刚强猛毅,志厉青云,非本矜也。”“枕方寝绳”,意思是枕的是方石,睡的是绳床,条件十分简陋。形容不怕恶劣条件,意志坚定地从事正义的事业。语出《览冥训》:(女娲)“背方舟,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出自《主术训》“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句中产生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两条成语。“淡泊明志”,人在存在和发展过程中,要恬淡寡欲,看轻世俗的名利,以表示自己高洁的志向。“宁静致远”,只有身心恬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道应训》记载,周成王问政于尹佚,尹佚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段话形成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两个成语,意思是说做事要有危机感,小心谨慎,像处在深渊的边缘和走在薄冰上一样。“塞翁失马”,故事是说靠近边塞的居民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老人,他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胡人那里去了。过了几个月,这匹马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老人家从此有了很多良马。“塞翁失马”,比喻虽然暂时遭受损失,却也许因此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可能变成好事。出自《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出自《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而织网”中的“临河羡鱼”,指出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只希望得到而不付诸行动,对事情毫无好处。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原道训》有“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之语,“寸阴尺璧”“贵阴贱璧”两条成语源于此。意思是说一寸光阴比一尺长的璧珍贵,告诫人们时间短暂易失,时间宝贵,必须珍惜。
《淮南子》中的上述成语,构成了一整套生存发展的策略。志向远大的进取精神是成就人生须臾不可忽缺的必要条件。常怀忧患意识,谨慎行事,这是保持常胜之道的起点。明晰祸福相依之道,始终保持内心恬淡,不因外物牵绊,这是成就人生的大智慧。要成就人生,就要珍惜稍纵即逝的每一寸时光,把理想付诸行动。
更新完善
与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就是如何加强修养、自我完善的问题。《淮南子》成语中,有关这方面也有许多精彩之论,主要有“胶柱调瑟”“时移易俗”“推陈出新”“廉俭守节”“博学多闻”“蝉蜕蛇解”等。
“胶柱调瑟”,用胶布粘住瑟上调弦的短柱,柱不能转动,就无法调整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出自《齐俗训》:“今握一君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由胶柱而调瑟也。”“时移易俗”,时代变了,社会风气也随之变了。出自《齐俗训》:“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推陈出新”,淘汰旧的,产生新的。出自《天文训》:“姑洗者,陈去而新来也。”“廉俭守节”,在廉俭上守住节操。出自《主术训》:“廉俭守节,则地生之财。”“博学多闻”,形容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出自《本经训》:“故博学多闻而不免于惑。”“蝉蜕蛇解”,蝉脱壳、蛇脱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出自《精神训》:“蝉蜕蛇解,游于太清。”
这些成语表明,欲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绝不能固执拘泥,要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进入更高境界。
探索未知
作为一部指导人生实践的生活指南,《淮南子》还在如何探索未知方面,提供了许多智慧。《淮南子》这方面的成语有:“一叶知秋”“由近及远”“础润而雨”“鹊巢知风”“蠹啄剖梁柱”“积羽沉舟”“群轻折轴”等。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出自《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由近及远”,比喻事物的影响逐渐推广,思想认识不断深入,能从身边的事推知遥远的事。出自《本经训》:“故圣人者,由近知远,而万殊为一。”“础润而雨”,柱子底下的石墩湿润了就会下雨。比喻事情发生前会出现一些征兆。出自《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鹊巢知风”,鸟鹊筑巢知道风向而挑选适当的位置。比喻运用智能去认识处理事物。出自《缪称训》:“鹊巢知风之所起。”“蠹啄剖梁柱”,虫蛀鸟啄能使梁柱毁坏。比喻微小有害因素,可以酿成大祸。出自《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缪称训》“是故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一句里产生了“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两条成语。“积羽沉舟”,羽毛虽轻,但积得多了,也能使舟沉没。“群轻折轴”,很多轻的东西堆积在一起,也能把车轴压断。比喻坏事虽小,任其发展也能造成大的恶果。
上述成语凝结着古人从预兆中推测事物发展趋势的经验和哲思,它告诉人们:探索未知,要善于从细微迹象,预知事物发展的结果;要善于运用事物发展规律,察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杜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