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法制新闻 > 以案释法明红线 以法护航护青春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以案释法明红线 以法护航护青春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6/25 8:48:0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苏国义 通讯员 卢雪华)为筑牢法治根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连日来,大通区人民法院组织法官走进辖区中小学校,创新采用“以案释法+情景互动”的授课方式普及法律知识,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在孔店中学,法官针对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聚焦其易触碰的“法律雷区”展开深入剖析。“假如一名同学盗窃他人900元,这属于违法行为还是已构成犯罪?”这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提问,立即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在激发学生兴趣后,法官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并结合校园软暴力、网络诈骗等真实案例进行讲解。

依托这些典型案例,法官重点解读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严重不良行为”的具体界定,包括结伙滋事、强行索要财物、偷窃等行为及其法律后果。法官告诫学生:“一次冲动或侥幸,就足以彻底改写人生轨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会因年龄小而网开一面。”学生们听后深受触动,纷纷表示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融入日常生活、守护权益的坚实力量,是一条清晰可见、不容逾越的行为红线。

大通区人民法院负责人表示,该院将持续践行司法为民初心,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深入开展多样化法治宣传活动,用实际行动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