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通过实施“补、智、服、安”四维联动,我市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助力春耕备耕,截至目前,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92%,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稳居全省前6位。
在农机补贴惠春耕上,我市加大新型农机推广力度,鼓励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购置新机具,加快老旧农业机械设备更新,全面提升农机智能化水平。2025年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084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已受理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机具5097台套,受益户数达3611户;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农机报废更新,目前已受理报废机具540台,其中3月份新增239台,更新农机32台,受益户数达357户。
在智慧农机护春耕上,我市着力提高以北斗为主的智能终端系统和各类智能农机推广和应用覆盖率,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推广应用各类北斗农用智能终端(定位终端、作业监测终端、辅助驾驶系统)6723台。积极应用无人机等新技术提升农业质效,全市目前植保无人机数量约1600架,在凤台、寿县等地植保无人机通过精准航线喷洒药肥,300亩作业仅需3-5小时。通过推广无人机飞防、机械化育秧等技术,春耕效率提升30%以上。
在农机服务助春耕上,我市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和抗灾救灾应急能力,2024年全市培育并建成10个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2025年计划新建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2个。已组建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49个,随时做好辖区内的机具调度和应急准备。加大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农机社会化组织约60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面积占比约56%,水稻育秧服务面积达100%,配备烘干机1700余台组,烘干日能力约3万吨。
在农机安全保春耕上,我市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机监理及农机执法共出动检查人员150余人次,开展安全生产检查42次,查处并整改各类隐患27处。先后利用“三下乡”活动、春节民俗活动、“3·15”农机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等现场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
(通讯员 刘晓庆 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