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酷暑里,客运站台上最后的坚守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酷暑里,客运站台上最后的坚守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7/29 9:12:4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当下正值酷暑高温,淮南东站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客运员李宏华站在站台上,额角的汗水不停地滚落,他一边用手胡乱擦拭着,一边熟练地运用站台广播、口笛等工具,大声提醒着旅客:“请勿越过站台安全白线!”这看似平常的一幕,对他来说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是他职业生涯的第36个暑运,也是他退休前在钢轨旁守护南来北往旅客安全的最后一段时光。

“各位家长,请照看好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让小朋友靠近站台边缘,以防发生意外!”站台上,李宏华的声音通过广播一遍又一遍地回响着。对李宏华来说,引导旅客安全有序出站是他工作的日常环节,遇到带孩子的家长,他会反复叮嘱家长们注意安全;碰到行动不便的旅客,他总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帮助他们顺利出站。

“王值班,2站台有重点旅客需要帮助……”电台里突然传来2号站台客运员的求助声。刚回到候车室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李宏华,主动对客运值班员王梅说:“我去吧。”说着,他迅速整了整帽沿,向2号站台方向走去。那件褶皱的蓝色制服,在他的脊背处晕染出一片深灰色的盐霜,这是他退休前最美的勋章。

暑运期间,一对夫妻因着急换车厢,各自推着行李匆匆上车,竟把年幼的孩子落在了站台上。孩子一边哭一边追着父母跑,李宏华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了过去,迅速抱起孩子跑向车厢,把孩子送到了父母怀里。

炎炎夏日,汗水一次次湿透了他的后背,但他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每一位旅客,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作为“舜通”雷锋服务站的一名老职工,他始终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用“标准入心、服务用心、待客真心、举止暖心、旅客舒心”的实际行动,为南来北往的旅客送去温暖与关怀。

“做客运员,嘴要勤快,多提醒多叮嘱;手要勤快,该帮忙时别含糊;腿要勤快,多在站台上走走看看。就算被人说成‘婆婆嘴’,也是为了大家好。”李宏华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从淮南东站2012年通车伊始,他一直在东站担任客运员岗位。而过完7月,他将告别这个工作岗位,开启退休生活。

客运员小杨曾好奇地问李宏华:“您马上要退休了,为啥不申请调到一个相对轻松的岗位呢?毕竟站台工作辛苦,冬天要忍受严寒,夏天要面对酷暑。”李师傅微笑着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只想着自己舒服,要冲在旅客最需要的地方,而且月底我就要退休了,我也想在这个岗位上有始有终,给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记者 张雪峰 通讯员 杨鑫玉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