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在淮南地区历经400多年,楚文化与各种文化交融而形成淮楚文化。淮南武王墩墓的考古发掘,为我们对淮楚文化的探访和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历史资源。研究和应用淮楚文化,是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建设淮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内在需要。
淮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楚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其称号叫作“蛮夷”。楚国由江汉平原一路东迁,最终以寿春(今淮南寿县)作为最后的都城,上演最后的繁华。楚人进入淮河流域后,使楚文化形态更为丰富,内涵更为多样。
(一)淮楚文化的基本内涵
1.地域特色与文化体系。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于寿春。这种地域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推进淮楚文化的成形和丰满,展现了淮河流域和淮南地域的楚文化历史发展状况,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价值。淮楚文化涵盖了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四川等省的楚文化,具有广泛影响力。
2.历史遗存与哲学思想。二十世纪以来,淮南地域先后发掘了楚幽王墓、武王墩墓等古墓,出土楚大鼎、青铜车马等重要文物。淮楚文化的研究注重发掘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充分彰显出安徽楚文化的生机活力。
3.文化习俗与生活传统。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淮楚文化体现了楚人对饮食、婚姻、服饰、丧葬、民间信仰等文化习俗的重视,这些习俗和生活仪式反映了楚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及楚国在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
(二)淮楚文化的重要特征
淮楚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形成与发展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吸收了其他文化的精髓,这种文化特征在淮南等地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区域性和独特性。楚史专家张正明先生指出:“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受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淮楚文化带有明显的淮河流域的区域特征。武王墩墓出土的青铜礼器、生活用器等大量文物,反映了淮河流域的生产、生活、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独特风格。
2.多元性和包容性。淮楚文化的地域范围广泛,不只局限于淮南,而是扩展到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甚至影响到内蒙古、陕西、湖北、山东等地。这种广泛的地域分布使得淮楚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楚郢都寿春出土的青铜器,明显吸收了吴越先进的冶铸技术。
3.阶段性和变化性。随着历史的发展,淮楚文化开始面临内外挑战,这一时期淮楚文化开始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显示了淮楚文化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譬如,楚国灭陈后,楚文化与这里的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复合型的陈楚文化。
淮楚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随着楚国的扩张,楚文化不断延伸至长江中游及淮河流域。即便是楚国没落时期,许多土著文化逐渐融入淮楚文化之中。如果说,荆州孕育了楚文化的“黄金岁月”,那么,淮河则滋养了楚文化的“丰满形体”。
(一)淮楚文化的传播路径
1.对外战争是最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约翰·基根在《战争史》中指出,“战争不仅是一种军事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触碰和融合”。楚国先后吞并了45个较弱小的诸侯国。楚考烈王继位,春申君派兵助赵国解邯郸之围,又领兵灭鲁国。这些战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文化形态。
2.商业贸易是最活跃的文化传播渠道。千里淮河从西向东,流经淮南107公里。《左传·成公十二年》载:“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楚考烈王迁都寿春以后铸有金币,楚国的商贸几乎把长江流域和南中国串联了起来。
3.人口迁移是最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楚国后期的三次长距离迁都,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播。伴着人口迁移,语言、符号、习俗随之产生新的融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淮楚文化的语言特征表现为使用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为淮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语言上的支持。
(二)淮楚文化的重要影响
楚国在寿春固守了近20年,在先秦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楚国影响了秦汉500年,楚文化影响了中国3000年,其中淮楚文化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1.淮楚文化对社会演进的影响。在政体建设、货币制度、礼仪习俗等方面,楚国甚至比古希腊更为完善。在政体创新上,楚人设立县制,改变了贵族分封制度,进而引发了军事、土地、赋税改革。淮楚文化中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和兼收并蓄的发展精神,为当时的社会变革提供了思想和文化基础。司马迁曾评价说,楚越之地无饥谨之患,江淮以南无冻馁之人。
2.淮楚文化对经济形态的影响。楚国定都寿春后,淮楚文化孕育了的农工商等经济主体表现极为活跃。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修建水利工程芍陂(安丰塘),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青铜冶铸、制陶等手工业日趋成熟,经商在楚国的崛起更是超乎寻常,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楚国的面貌。
3.淮楚文化对精神信仰的影响。淮楚文化沿着始则模仿、继则变异、终则别创的发展路径前进。楚俗中有尊凤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的记载。从全国各地出土的楚文物中,常常能看到一系列神秘古怪的意象组合,这是楚人的精神信仰。
淮楚文化的价值和应用
淮南是楚国京畿之地,受楚文化的影响最为深刻。随着李三孤堆墓、蔡侯墓、武王墩墓的发掘,激发了学界探索淮楚文化的热情。淮楚文化为打造淮南城市文化形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淮楚文化的价值
1.淮楚文化的宝贵遗产。楚风漫泛淮南地区长达400多年,其中楚国后期以淮南为都城合纵诸侯,经略江淮,开发江东,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国家文物局发布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目前已提取出土编钟、蒸锅等各类文物10000多件,这些珍贵文物为研究战国晚期楚国高等级陵墓制度以及楚国东迁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系统性的考古资料。
2.淮楚文化的历史名片。从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东徙“寿春”至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攻拔“寿郢”,楚考烈王熊完、楚幽王熊悍、楚哀王熊犹、楚王熊负刍四位楚王栖身于此,奏响了楚王朝最后的绝响。楚国令尹春申君施仁政,重农商,强兵革,功绩卓著,留有黄歇墓。楚文化是淮南闪亮的历史文化名片。
3.淮楚文化的精神考量。楚迁都寿春后,春申君谋划着请封江东、进占黄淮的一盘大棋,为楚国寻求最后的政治支撑。淮楚文化中的开放包容、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等思想观念都是“轴心性”的贡献。
(二)淮楚文化的应用
1.淮楚文化可增强淮南城市发展的历史底蕴。研究淮楚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它,吸取它,发展它,帮助解决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历史自觉,从不同领域、不同维度、不同视角持续性挖掘淮楚文化的内涵特质,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脉。
2.淮楚文化可塑造淮南城市发展的特色品牌。文化是城市之魂。我们要用好博物馆、文化馆、文化节等历史文化元素、标志性符号在城市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打造根植于历史长河、富有人文精神的独具“楚风”的现代城市。
3.淮楚文化可展现淮南城市发展的精神气质。对于淮楚文化,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我们要打好开放牌,走活文旅路,进一步提炼淮楚文化精神内涵、拓展淮楚文化外延、保护淮楚文化遗址,创作淮楚文化精品,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新篇章。
(徐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