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冯明茗)近日,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曹庵人民法庭通过“背对背”调解方式,经4小时耐心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因朋友间合伙经营引发的纠纷案。承办法官不懈努力,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实现“纠纷化解+友情修复”双赢效果,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温度与智慧。
原告胡某与被告时某、杨某三人是多年好友,三人于2023年共同投资经营一家水泥销售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三人因财务管理、利润分配等问题产生矛盾,胡某认为时某在经营中存在不当行为,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收益分红。案件受理后,双方情绪对立,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法官了解到,双方曾是关系要好的朋友,且纠纷的根源并非不可调和。为避免双方直接对抗导致矛盾激化,法官决定采用“背对背”调解方式,采取“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情感疏解,分别与当事人沟通,引导双方回顾多年交情,释放积怨情绪;第二步,法律释明, 结合类案裁判规则,预判诉讼风险,帮助双方理性看待纠纷;第三步,利益平衡,综合考虑原告的实际损失与被告的履行能力,提出“折中式”补偿方案。
经过4个小时耐心调解和8轮单独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时某一次性支付原告胡某10万元。签署协议时,双方感慨道:“多亏法官不放弃,耐心调解,也解开了我们的心结。”
曹庵人民法庭作为基层司法机构,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乡土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调解不仅实现了“定分止争”的法治目标,更维系了乡里乡亲的情感纽带,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