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法制新闻 > 法官“三步走”调解 修复“友谊的小船”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法官“三步走”调解 修复“友谊的小船”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3/18 9:34:4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冯明茗)近日,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曹庵人民法庭通过“背对背”调解方式,经4小时耐心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因朋友间合伙经营引发的纠纷案。承办法官不懈努力,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实现“纠纷化解+友情修复”双赢效果,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温度与智慧。

原告胡某与被告时某、杨某三人是多年好友,三人于2023年共同投资经营一家水泥销售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三人因财务管理、利润分配等问题产生矛盾,胡某认为时某在经营中存在不当行为,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收益分红。案件受理后,双方情绪对立,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法官了解到,双方曾是关系要好的朋友,且纠纷的根源并非不可调和。为避免双方直接对抗导致矛盾激化,法官决定采用“背对背”调解方式,采取“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情感疏解,分别与当事人沟通,引导双方回顾多年交情,释放积怨情绪;第二步,法律释明, 结合类案裁判规则,预判诉讼风险,帮助双方理性看待纠纷;第三步,利益平衡,综合考虑原告的实际损失与被告的履行能力,提出“折中式”补偿方案。

经过4个小时耐心调解和8轮单独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时某一次性支付原告胡某10万元。签署协议时,双方感慨道:“多亏法官不放弃,耐心调解,也解开了我们的心结。”

曹庵人民法庭作为基层司法机构,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乡土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调解不仅实现了“定分止争”的法治目标,更维系了乡里乡亲的情感纽带,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