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严)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维护司法公正,扎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依法履职,持续加强特定群体权益保障。
据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检察机关聚焦工程建设领域、劳动密集型领域,积极参加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市人民检察院在全省检察机关率先与工会组织会签《关于建立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协同工作机制的意见》,凝聚“检察+工会”共治合力。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支持农民工“讨薪”案件145件,同比增长54.3%。通过开展支持起诉工作,帮助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报酬60余万元。全市检察机关强化刑事检察职能作用,保持对恶意欠薪犯罪依法从严惩治力度,受理审查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6件9人,起诉3件3人。
全市检察机关强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坚持预防与惩治相结合,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8人、不批准逮捕48人、提起公诉59人、不起诉34人,组织召开涉未成年人听证16次,落实法律援助72人次。联合公安机关、教体局等单位实地摸排辖区学校、幼儿园周围建设营业性娱乐场所的情况,开展综合治理和类案监督。持续擦亮“蓝·天使”检察工作室品牌,聚焦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行为,到中小学开展法治宣讲80次,覆盖未成年人7万余人。《“蓝·天使”一路生花护朝阳》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事例,市人民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联系点。
全市检察机关强化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权益保护,构建多部门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监督行动,对城市公共区域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完善的情况开展调查核实,提出检察建议30件,守护残疾人出行安全;筑牢养老安全防线,依法打击养老诈骗犯罪,联合相关单位走访养老机构,开展安全监管监督,以“检察蓝”守护“夕阳红”。此外,全市检察机关还强化妇女权益保护,发现应送达而未送达的家暴告诫书线索11件,提出检察建议6件。持续深入推进司法救助工作,向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