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借他山之石 育新型农民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借他山之石 育新型农民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9/28 9:17:3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民兴则乡村兴。《淮河早报》报道,日前,淮南市农广校组织“凤台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学员赴安徽金寨、霍山农业生产基地考察学习,以开阔职业农民知识视野,拓展创业发展思路,学习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新技术。

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挥汗耕耘,吃苦耐劳,现在更是用仅占全球耕地总面积的7%,养活了全球约20%的人口,创造了人间奇迹。迈入新世纪,产业发展、技术革新、经营模式与消费需求升级急剧变化,作为立国之本的农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挑战,在这种环境下,新时代农民如果还仅仅满足于“苦干”显然是不够的,还要“能干”、“巧干”,学技术,擅管理,懂经营,才能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培育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广大农民群众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脚踏实地,虚心取经,以他山之石破瓶颈,以他人之长补短板,开阔了农民眼界,提升了农民素质,激发了农民主动性和创造力。淮南山水相依,农业基础雄厚,近年来涌现出许多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扬名在外的农产品品牌,这些都是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我市农业经济发展保持开放姿态,有丰富的土地、山林、河流及人力资源可以吸引技术开发和投资落地,发展意向与主动性强,广袤大地生机勃发……这些,都需要高素质、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去谋划前景,耕耘稼穑。时代赋予农民新的使命与荣光,懂得“充电”、“换脑”和“提气”,才能更好实现自身价值,弄潮新时代,拥抱“稳稳的幸福”。(万翔)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