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市民阖家团圆,居家出游,共享天伦。举手投足间有文明的风景,也有不堪的行为。节日期间,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我市部分景点、公园走访时发现,大部分市民都能自觉做到文明游玩,但也有一些市民在游玩过程中,存在垃圾乱丢弃、车辆乱停放等不文明行为。
公共场所和风景旅游区的行为文明与否,最能体现市民的素质和城市的形象,是攸关创城成败的细节所在,最为庞杂琐碎,部分行为人自律难,而管理者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尽管如此,我们就能放弃对细节的关注和治理吗?显然不能!目前正进入创城关键期,必须按照全国文明城市的形象高标准、严要求,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况且是在人流汇聚的节日期间、作为形象窗口的旅游场所。我们应该看到,在多年不懈的创城努力下,市民的文明意识在提高,不文明现象和问题明显减少,更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向着创城目标全力挺进。
创城的氛围愈加浓厚,文明城市的愿景正在人民心中构架。在此情况下,某些人真应该“长点记性”,在公共场所不讲文明,就是给自己脸上抹灰,同时不讲公德、违反相关法规,不仅会受到处罚,更会背上“拖创城后腿”的“骂名”,损人而不利己!
创城刻不容缓,更不能打折扣。相关部门应继续强化监管和宣传,对不文明行为重拳严惩,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使创城主题与社会成员的荣辱观、耻辱感紧密结合起来,让大众真正意识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树立文明榜样给予褒奖,形成对照和反差,才能促使不文明行为人从根本上提高认识,下决心改变陋习。
中秋过后,还有国庆,又将是检验城市文明的一个关口。诚然,一些细节上的不文明根深蒂固,转变非一日之功,但总要变起来,才能令人振作、拥有希望。具有仪式感的节日,正是人们宣战和抵制不文明行为最好的由头和出发点。愿你我加强自律,通过追求文明为自己的“颜值”加分,而不要露了丑还全然不知,成了“反面教材”。(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