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城的当下,举手投足的细节最直观也最关系要害,管中窥豹般体现着一个人的文明素质、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弄不好,分分钟一落千丈。而总有一些“牛皮癣”般的陋习“根深蒂固”、挥之不去。
比如说,随地吐痰。在不少人的工作生活中,随地吐痰像呼吸一样自然,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与周围对象,脖一拧,嘴一张,便完成了一次“半空袭击”,令旁人措手不及,即便眉头紧皱、心生厌恶,也拿他束手无策。在那些人眼中,吐个痰还管它什么场合,一不伤人二不违法,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么多年祖祖辈辈都这么干,用得着拿这点小事说事吗?
歌德说过:“习惯不能成为错误的借口。”随地吐痰直接污染环境卫生,传播疾病,这是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道理,却让有些人麻痹无感、有些人习以为常,看似“方便”了自己,却给他人和公共利益带来损害,长此以往又于己何利?!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随地吐痰不仅挑战文明,更给疫情传播提供途径,给社会带来风险,如此“任性习惯”真的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说到出口成“脏”,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开口说脏话。污言秽语并不能体现霸气豪爽,也不是出气泄愤的利器,是对他人人格的侮辱和对自己人格的污染,只能令自身素质荡然无存,让周围人看不起,也给亲友子嗣树立负面典型。
毋庸赘言,随地吐痰的“脏”与污言秽语的“脏”,一个脏染生理,一个脏在心里,既没“里子”更没“面子”,可以瞬间击溃一个人、一座城的文明形象。不要说创城关键期,就是放在平凡岁月的365天里也让人难以容忍。淮南是个讲气质、讲面子的城市,文明礼仪之风自古有之。因此,不要让出口成“脏”成难言之“忍”,人人皆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时,我们的创城之路和文明征途才有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力量!(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