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把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发展、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社会稳定的一项民生工程来抓,为农户撑起“保护伞”。
该区从宣传发动入手,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明白纸,悬挂标语横幅,开展网络媒体宣传等方式,让农民认识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意义,提高参保积极性。建立健全组织,成立区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和核损理赔办公室;各乡镇成立三农服务站,负责本区域内农户保费收取、受灾报案、查勘理赔和纠纷调处工作;强化乡镇三农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建立农业保险档案库,方便农民查询,减少纠纷。规范工作流程,根据群众自愿原则,村级协保员入户征收保费,交乡三农服务站审核公示后,将投保农户花名册电子档及保费在规定时间报送保险经办机构,保险经办机构对投保清单审核返回后,再分村进行承保公示;在理赔上,坚持定损公正、赔付公开。严格保费补贴管理,将市财政预拨上级补贴资金和区级配套补贴资金拨付区财政中央特设专户,专款专用。
“十二五”期间,该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逐步增加到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草莓、大棚蔬菜、能繁母猪、奶牛等多个品种,种植业累计参保69.7万亩,养殖业累计参保15329头,理赔金额共计约840万元,降低了农户的生产风险。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调动了种植大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
(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