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文明花开润淮南 > 党建领航凝合力 文明花开“气象”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党建领航凝合力 文明花开“气象”新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8/7 9:19:0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党建领航凝合力 文明花开“气象”新
——记全国文明单位市气象局

邀请南极科考气象队员凌新锋作先进事迹报告会,用身边榜样激励干部职工树立正确价值观;成立“淮南气象志愿服务队”,创新“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年均开展交通劝导、气象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超2000小时……

近年来,市气象局将文明创建与党建工作、气象服务深度融合,在防灾减灾、乡村振兴、科普惠民等一线书写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南篇章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

党建领航,凝聚文明创建合力

市气象局持续开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设置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先锋队,深化“三联促三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

人才是第一资源。该局建立党管人才机制,出台全市气象部门人才发展规划,8名骨干入选省级气象创新团队。通过强化岗位练兵及技能提升,多次荣获省气象行业技能竞赛前三名,获评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1名职工获“全国气象行业技术能手”,2名职工获省“五一劳动奖章”,1名青年职工参加第37次南极科考队,历时500余天,展现了淮南气象人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

健全“党建+文明创建”融合机制。该局建立完善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实现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党支部自2020年以来着力打造“风雨前哨 守护有我”党建品牌,获评首批市直机关工委特色党建品牌。在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重大任务中担当作为,党支部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气象部门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文化润心,激发文明创建活力

文化育人细无声。市气象局将文化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通过组织学习《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定期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邀请法律顾问讲解《民法典》,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融入事业发展。

聚焦打造学习型单位,高标准建成机关书屋,获评全省百佳机关书屋。开展“读党史、忆初心”“砥砺奋进新征程”等系列征文、诵读展演活动,激励干部职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定期举办“气象职工大讲堂”、秋季运动会,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建立时长通报机制,推动形成全员参与的志愿服务格局,市气象台获评市级“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累计7人次获评省市级“岗位学雷锋标兵”及创城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年均投入结对社区建设资金超5万元,并通过人员支援、物资捐赠等方式支持社区文明创建。

科技支撑,以智慧气象赋能发展

气象服务是党建业务融合的落脚点。该局聚焦“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战略任务,坚持科技赋能,用智慧气象赋能发展、惠及民生。

赋能防灾减灾。该局研发气象预警发布AI“叫应”平台并投入使用,成功应对2021年“7·16”强降水、2022年历史罕见极端高温干旱、2024年初强降雪等灾害性天气。市气象台荣获全省气象系统先进集体,4人分获省委省政府“安徽省防汛救灾先进个人”、中国气象局记“二等功”、全国气象部门优秀公务员、全国气象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赋能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该局建成淮南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系统,成立创新团队,研发作物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算法,持续开展粮食作物全流程精细化服务,助力农业生产“大托管”,“寿县大米”获评安徽“气候好产品”。

赋能绿色发展。该局持续推进寿县人工增雨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立体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生态保护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开展卫星遥感火点和水体监测,助力秸秆禁烧精准管控和黑臭水体科学整治。

赋能气象文旅融合。该局成功牵头申创“二十四节气之城”,推动市政府和华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安徽分院,承办淮南“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和发展应用研讨会、秋分节气发布会,协助编制并实施市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气象暨环保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规划,联合出版科普图书《节气之门》,联合中国天气网开展节气直播,为推动淮南高质量发展贡献气象力量。

(记者 张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