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纤维材料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广泛应用于户外运动服装领域,而且我们材料不含氟,防护性能、穿着舒适性能更强。现在绝大部分纳米纤维材料都是在实验室中小规模生产,全球现在能做这个纳米纤维膜量产的(稳定量产的)厂家不超过5家,现在我们公司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技术突破。”国纳高新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负责同志董详告诉记者。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毛集经济开发区的国纳高新科技(安徽)有限公司采访,在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温度恒定,湿度恒定,甚至连空气流动指数都被严格限定,生产线不停运转,伴随着屏幕上数字跳动,一卷卷纤细却又颇具韧性的纤维薄膜源源不断地卷取出来。
“这车间年生产纳米纤维材料可达50万米,7条生产线,年产值达到2400万元,计划在一年内做到14条生产线,在三年内做到20条生产线,实现500万米的稳定量产。”陪同集中采访的公司财务负责人张锐告诉记者。
国纳高新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落地毛集经济开发区,昆承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一家致力于纳米纤维科技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2021年创立以来专注于“新材料”领域的经营,通过打造TOPNANO自主研发品牌,进行相应的专利布局,形成对纳米纤维膜的知识产权壁垒,开展进口替代工作,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纳米技术和中国市场的垄断。该项目荣获2024年度淮南市重点项目“五比”评价先进。
目前正在投入生产的纳米纤维膜及纳米级车用滤材生产项目由国纳高新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一期租赁并改造厂房面积约6000平方米,新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防水透气膜生产线6条、纳米纤维复合滤材生产线1条以及产品研发展示中心,年产150万米静电纺丝纳米纤维防水透气膜及800吨纳米级车用滤材。
“公司现在生产的产品,拥有从设备到工艺自主知识产权,公司目前可使用专利24项,还有8项专利在审查当中。公司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形成了对纳米纤维膜的核心知识产权壁垒。其中,纳米纤维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能实现纤维直径的纳米级精度控制,远超常规纤维尺度。”该公司负责人蔡云屾告诉记者:“生产流程虽然很复杂,但是借助排布在车间各角落的智能监测仪表,产线每一个环节的指标异常都能即时传送到控制中心,一键便可进行参数调整,实现轻松管理。”
据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0”到“1”的步骤,基本突破了技术的壁垒,建立了7条纳米纤维膜生产线,能够小规模量产,面对的是百亿市场。公司的一期目标是在两年内完成“1”到“100”的步骤,提高产能到500万米每年,并建立自己的品牌,面对五百亿的市场规模。公司的二期目标是在5年内完成“100”到“900”的步骤,开拓新的赛道,将纳米纤维膜应用到户外服装领域、医疗卫生、电子产品防护等多个领域当中去,面对千亿市场。
纳米材料实现稳定量产,也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赛道”。蔡云屾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企业必将持续深化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将这一高科技材料推广至电子、医疗、过滤、新能源电池、储能以及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不断探索纳米纤维膜的新用途,以先进的纳米技术和产品赋能生产制造,改善生活质量,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张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