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坚决打赢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场硬仗
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集结号已经吹响,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三年行动计划”部署要求,认真总结上一轮创城工作经验教训,对照新版测评体系,深入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八大提升行动”,紧密结合实际,以务实担当的作风、锲而不舍的韧劲,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从创建的标准看,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体系对城市基础设施有着刚性要求;从发展的角度看,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少短板,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菜市场数量不足、标准不高,许多地方还依靠路边摊,主城区骑路菜市场、临时菜市场就有10多个;老旧小区路面破损、绿化缺失等问题普遍,全市还有300多个老旧小区没有完成改造;一些道路破损严重、市政设施维护不及时等等。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紧盯最薄弱、最欠缺的地方,深入实施城市功能提升行动,加快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更新,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质量和吸引力。要畅通道路循环,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完善主次路网级配,治理一批道路交通堵点,及时维修破损道路,规范设置城市标识,切实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尤其要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安全顺畅通行,对一些路面坑洼、路灯不亮等细节问题要全面拉网排查,集中修补到位。有的交叉路口,没有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道,人车混流、通行不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各县区都要全面排查还有没有这样的路口,逐一整改到位。要做活城市水系,深入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和入河排污口监管,加大淮河岸线整治力度,通过绿环、绿楔、绿廊等将城市内外绿地水系有机串联起来,全面提升城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环境净化、休闲游憩等生态功能,努力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环境。要完善公共设施,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窗口行业服务水平,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文化艺术中心、奥体中心等要加快收尾工程。要重点补齐城市无障碍、公共厕所、标识引导等服务设施短板,加大街头游园等管护力度。城市建设,决不能只管建不管用。
在文明习惯养成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不文明养犬较多”“违反交通秩序较多”等问题,是上一轮创城实地考察环节的重要扣分点。我们必须紧盯这些问题短板,坚持抓“常”抓“长”,大力培养市民文明习惯,切实提高市民文明素养。要加强教育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淮南好人”学习宣传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强化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要将党员干部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缴纳物业费、个人德行等表现,作为考核的内容和依据。要严格处罚惩戒,关键还在于管理,抓和不抓效果完全不一样。我们要深入开展系列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破坏公共设施、不文明养犬、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严查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在城市管理细节上下功夫,进一步回应群众关切。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城市管理必须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任何一个小小的疏漏,都可能“一丑压百俊”,一个井盖、一盏路灯、一个垃圾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决定着文明城市创建成功与否。淮南在精细化管理上还有不少短板,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精细化要求,从细微处着眼、点滴处入手,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不断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本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