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论坚决打赢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场硬仗
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吹响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集结号。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坚定“创则必胜、创则必成”的信心决心,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标准,重整行装、集中攻坚,在城市环境上来一次大改善,在城市管理上来一次大优化,在城市品质上来一次大提升,坚决打赢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场硬仗,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奠定坚实基础。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淮南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淮南城市发展起点较高、起步较早,比阜阳市、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更有城市的模样,甚至与合肥市相比也差不多;但今天,阜阳市、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都已经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淮北市、蚌埠市已经蝉联两届全国文明城市,阜阳市在2018年负面清单扣2分、2019年负面清单扣5分的情况下依然成功创建,现在到阜阳、蚌埠等市去看,整洁的市容市貌、有序的道路交通、高效的城市管理、优质的城市规划都让人眼前一亮。反观我市,历经20年才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外界一提到淮南的城市环境,还是“脏乱差”,从表象上看是城市形象的问题,但深层次反映的是我们综合实力的不足。目前,全省只有淮南、六安、池州、亳州4个城市不是全国文明城市,并且同是新一轮提名城市,如果我们再不加把劲、努把力,就有可能再次掉队,或将在全省“垫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抓手。解决好人的问题,是城市工作的价值指向;城市管理和服务到不到位,归根到底还是由人民群众说了算。上一轮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群众满意度始终都不高,2018年宿州市99.2%、滁州市97.93%、阜阳市97.53%、六安市98.07%、黄山市96.33%、池州市92.4%,我市只有89%;2019年宿州市97.47%、滁州市96.53%、阜阳市96.73%、六安市95.8%、黄山市96.87%、池州市96.2%,我市只有94.47%,两年都是倒数第一。面对这个问题,应深刻反思这是为什么?主要还是因为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没有把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到位,没有把创建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创建成果还没有真正惠及广大群众。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要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让全市群众切身感受到淮南出现的新气象、享受到淮南出现的新变化,让其成为直接受益者,这才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所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锤炼良好工作作风的有效途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比拼的是细节,反映的是作风,没有只争朝夕的干劲、艰苦奋斗的精神、攻坚克难的气魄,就难以完成这一重要使命。淮南之所以上一轮没能成功创建,关键在于工作不系统、不精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子在于作风不够严、不够实,临时抱佛脚,习惯搞突击,有很多同类问题反复出现,甚至有的还很突出。比如,餐饮油烟等问题,群众反映哪个整改哪个,查到哪个整改哪个;面对路边摊占道经营、乱堆乱放问题,只有临检的时候才搬一搬、挪一挪,平时不愿管、不敢管、不敢真管;面对菜市场周边、背街小巷、城中村等堵点痛点,见怪不怪、得过且过、甚至推诿塞责。如果大家都是这种工作态度,怎么可能没有问题?要想打赢创城这场硬仗,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全市上下要结合正在开展的“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深刻反思、深入剖析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在新一轮创建中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决不能把说了当成做了、把正在做的当做成了,决不能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确保新一轮创城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