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改造听民意 新颜引民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改造听民意 新颜引民赞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3/26 10:05:4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田家庵区老旧小区改造见闻

平坦的沥青路面、新修建的排污管网、整洁的小区环境……“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现在小区环境变得这么好,生活也更加舒心了!”说起小区的新变化,家住龙泉街道公交大院家属院的王志富老人开心地说。

作为淮南市的主城区,近年来,田家庵区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自2014年以来,先后投资约1.07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8个,努力为居民打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宜居家园,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几年,随着设施老化,问题越来越多,环境脏乱差,路面坑洼不平,有公共绿地种菜的、有私搭乱建的,垃圾也不能及时清运。最让大家头疼的是下水不行,夏季一遇到暴雨,小区到处污水横流,严重的时候一楼都进水。”王志富是淮南公交公司的退休职工,在公交大院生活了几十年,见证了小区慢慢由“新”变“旧”的全过程,谈到改造前小区存在的问题,王志富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以前真的是生活环境太差,现在改造好了,没事了还可以在小区散散步,活动活动聊聊天。”

2018年下半年,公交大院维修改造工程启动。“为了提升社区居民对改造工程的满意度,改造内容、施工方案等都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充分考虑居民诉求。”龙泉街道东淮社居委主任王全喜介绍,对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下水道堵塞容易被淹”的问题,在改造过程中就特别予以关注。同时,社区还聘请了群众监督员,监督建设施工,反馈群众意见。

“施工过程中,我们反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居民反映窨井盖正好对着门了,二是有几棵大树歪斜,存在安全隐患。”王志富介绍说,社区把我们的意见向施工单位和街道、区里反映,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施工单位修改优化了施工方案,几颗歪斜的大树也移走了,大家都很高兴。

“弄清楚群众最关心什么、最想改什么,积极给予回应,才能更好地赢得群众参与和支持。”朝阳街道理工大社区主任刘守则对此感触颇深。在社区所辖的理工大本部生活区老旧小区改造中,进入施工阶段后,有19栋、20栋住户反映,需要新增加改造楼栋旁的一段路,经过我们调查认为是合理诉求,积极协调完善了施工方案,改造新修一段100余米的柏油路,居民反响很好。

“我们小区之所以能改造得这么好,就是在改造过程中听取大家的意见,真正让我们参与其中。”安徽理工大学本部生活区居民汪晓曼说,改造过程中,小区居民都很支持,施工期间大家也是积极配合,“都想为小区改造出点力,改造得更好一些。”

记者在田家庵区采访时了解到,对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该区也同步推进施工改造后的长效管理工作,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物业管理,防止前治后乱、治管脱节,持续巩固改造成果。

据田家庵区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今年区里计划投资5千余万元,完成1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改善市民人居环境。(记者 李东华)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