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 铸就铜墙铁壁 守护千年古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铸就铜墙铁壁 守护千年古城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2/27 10:52: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寿县2187个党组织和53476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守初心、担使命的铮铮誓言。

战鼓擂动、吹响号角,迅速构筑疫情防控坚强堡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更是责任和担当。寿县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拉响了疫情防控的集结号和警报器。1月31日,县委发出了《致全县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并迅速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25家县直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步建立县应急指挥部实行统一指挥调度。县四个班子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组,社区(村)干部包住户。全县党员干部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全部进入“战时状态”。

“你好,这里是疫情防控指挥部……”

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里,电话日夜响彻不停。负责接听的人员嗓音已经沙哑,但他们仍然耐心解答着每一名求助者和咨询者的问题。每天24小时的收集信息、填写报表、分析疫情、发布指令,这里的党员干部已经忘却了时间和休息。

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先后发布1号令、2号令、3号令……

作为中枢指挥部和参谋部,这里每一条倡议和指令的发出,都确保了全县疫情指挥系统的高效统一有序运转。

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我们是防控战“疫”急先锋排头兵

战疫情,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无需动员,那里的党员就是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急先锋和排头兵。

县医院重症科的管俊勇医生在奔赴湖北前,在向党组织递交的入党申请书里写到:“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是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尽到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仁心和责任。”

年届七旬的退休老党员、省道德模范魏良忠,尽管老伴摔伤需要照顾,但他仍然坚持到医院坐诊,并带头捐款3000元,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着28年党龄的八公山乡卫生院院长王教凯值守高铁寿县站20多天,累计监测体温30000余人次。堰口镇中心卫生院年轻党员尹苗苗婚事新办,谢绝宴请,坚守社区防控监测点,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最美新娘”……

众志成城、冲锋在前,争做群众抗击疫情主心骨贴心人

寿县广大党员第一时间响应县委号召,迅速集结,奔赴一线。镇、村、社区组建1063支疫情防控党员巡查小分队,成立80个临时党支部,依托481个疫情监测点,全力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工作,党员在哪里、鲜红的党旗就插在哪里。

全县3000多名党员日夜巡查和24小时值守, 织起了严密的疫情防控监测网,“卡死”了疫情传播的最后一道关口,成为这场战“疫”中最硬核的逆行者。

2月15日清晨,雪后的古城通淝门外,温度已降到零摄氏度以下,鲜红的党旗依然高高迎风飘扬,由20多名党员坚守在值守岗位上,恶劣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对疫情防控的信心和决心。

“非常心疼他们,在这么寒冷的雪天,在这里坚守岗位,值班、守责、守岗,这是一种精神,这是我们古城人的精神,为他们点赞。”居民李茂贤深情地说。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基层党员奔波忙碌的足迹和身影,党员干部对于群众的期盼和要求,做到了有求必应。

“村长!家里米没了,我想出去一下。”“别急啊,不要出门,我去给你们买。”“村长,孩子尿不湿用完了……”“不要紧,安心在家,我买好给你们送去。”这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张李乡油坊村村委会主任聂跃用微信与村民建起的服务热线,这也成为特殊时段寿县广大村“两委”干部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党员干部上门随访记录,心理辅导,帮助购买生活物品,在有效阻断病毒的同时,与群众加深了感情,真正做到了隔离不隔心。(通讯员 张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