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众志成诚 抗击疫情 > 竭尽全力,不负患者生命相托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竭尽全力,不负患者生命相托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2/25 9:58: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目前正值全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看到无数党员不畏生死,勇往直前,我深受感动。今天,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真诚地提出申请: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2月8日,元宵节当天,我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袁振华“火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在这场抗疫战争中检验自己,早日加入党组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淮南朝阳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袁振华得知医院抽调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主动请缨。最终,作为重症医学科骨干力量的他顺利入选,于1月27日下午踏上了奔赴湖北抗疫的征程。

经过两天的培训和相关准备工作后,袁振华第一时间投入到武汉太康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工作战斗中,负责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救死扶伤,医者担当。接诊第一天,袁振华身先士卒,选择第一批进入病区。在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他和同事们紧急接诊处置了4位危重症患者,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走出病区时,他的脸上被护目镜、防护口罩压出深深的勒痕,防护服里面的衣衫全部被汗水浸湿,但他根本无暇顾及,走出隔离病区,又与同组医护人员讨论病情,进一步完善诊疗流程,为后继接班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天上班,担心能不能坚持一个班不出病区,因为防护服太紧缺了,所以在病房的时间里不能吃、不能喝、更不能上厕所。走出病房脱下防护装备后,就瘫坐在椅子上,身体上的压力固然很大,精神上的压力更大。”袁振华告诉记者。

虽然自己已有10多年重症医学科工作经历,也经过了两天的岗前系统培训,但初进病区,袁振华还是感到形势比想象中的要严峻:每天都有很多重症患者进来。2月1日,上班的第二天,有一位老婆婆住进医院,病人儿子在门外哭着说,他的父亲年初三刚去世,请医生一定要救活他的母亲。袁振华说,听到这样的话,真的很难过,也暗暗给自己鼓劲,一定要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救治更多的患者。

“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对这些危重症患者,我们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就是想尽办法给病人维持住生命体征,给康复争取更多时间。”驰援武汉的这些天,陆续有患者好转出科,转到轻症病房,袁振华觉得轻松了许多。“看着一个个本来精神焦虑的患者,经过治疗转出重症科,心中那份成就感无以言表。”

袁振华告诉记者,一个月来,暖心的事情也有很多。武汉当地的许多市民来到医院或宾馆驻地,给他们送来了慰问品;2月15日,家乡爱心人士不远千里送来了医用物资和淮南牛肉汤;前几天,科室又新添置了呼吸机、高流量吸氧、CRRT等设备,可以更好地给予重症患者支持治疗……

“一些重症病人经过治疗陆陆续续转出,但有出也有进,病房始终处于饱和状态。”袁振华说,连日的奋战虽然让自己很疲惫,但当新的一天来临,自己又是激情出征。“患者以性命相托,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袁振华坚定地说。(记者 李东华)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