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众志成诚 抗击疫情 > 淮南公安反电诈中心悉心守护市民“钱袋子”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淮南公安反电诈中心悉心守护市民“钱袋子”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2/25 9:52:3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抗疫期间套路多 警惕防范不出错
淮南公安反电诈中心悉心守护市民“钱袋子” 

“您好,请问您近期是否登陆过某网络借贷平台?”2月15日,田家庵区居民夏女士接到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96110”电话预警。原来,民警在网络巡查中发现,夏女士欲从某网络假冒借贷平台借款,立即实施“点对点”预警拦截,避免其遭受财产损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民大多居家不出,频繁使用手机、网络。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疫情精心设计各类骗局,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为守护好市民的“钱袋子”,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及时梳理各类涉及疫情的电信网络诈骗信息,积极开展防范宣传和严厉打击。

“抗疫还诈骗?这些骗子真是无孔不入!”“谢谢民警同志提醒,这手段还真没见过呢!”2月20日,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在县城南门和社区防疫点发放防范宣传单时,发现不少群众对涉疫新型诈骗知之甚少,便向他们详细讲解相关防范知识。抗疫期间,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充分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手段开展反电诈防范宣传,组织民警在重要路口和社区防疫点发放宣传资料,并积极联系外卖平台,创新开展“垫餐纸”防诈宣传,让市民通过更多渠道了解、掌握相关防诈知识,提高自身“免疫力”。据了解,自1月23日以来,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已预警拦截此类诈骗信息509条,处置相关警情128条。

“如遇诈骗,要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和相关界面,并在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或96110咨询。”采访中,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梳理掌握情况,涉疫诈骗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需格外注意:不法分子谎称可代购或囤有医用口罩,收款后却找各种理由拒不发货或拉黑;发送短信以“航班或列车因疫情取消、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为由,诱骗受害人拨打电话或登录网址,套取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转走钱财;通过电话、网络冒充慈善或民政部门,发送“防疫献爱心”虚假信息骗取捐款;冒充政府部门或疾控、药物机构推广防疫“新药”;利用受害人居家抗疫之机,诱骗兼职网络刷单投钱;利用延期开学之机,混入家长班级QQ群或微信群假冒教师,以学校收费名义要求家长转账。
(记者 陈崇韧 通讯员 朱宗保)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