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众志成诚 抗击疫情 > 防疫扶贫两不误 齐头共进双攻坚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防疫扶贫两不误 齐头共进双攻坚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2/25 9:45:0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

雨水至,春播忙。翻地、挖沟、撒种……在潘集区高皇镇孙岗村扶贫产业园里,脱贫户孙家成戴着口罩、挥舞着锄头,在自家蔬菜大棚里忙得起劲。

“与种植大户不同,普通农户、贫困户生产规模较小,一般不会提前预备种子种苗,新冠肺炎疫情对他们的春播影响可能更大。”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阻碍了交通,影响农产品运输、农资供应,给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业等带来困难,影响他们的经营性收入。

孙家成在2018年顺利脱贫,他在孙岗村扶贫产业园里建了7个蔬菜大棚,占地4亩多,春季种酥瓜、秋季种萝卜,一年可获得4万多元的收入。年前萝卜获得了丰收,而年后受疫情影响,买不来酥瓜种苗,愁坏了孙家成。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时一误,耽误一年。对于刚刚脱贫的贫困户更是等不得、误不起。”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市地震局驻孙岗村驻村扶贫工作队一面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值班制度;一面统筹抓好脱贫攻坚,组织贫困群众对已经成熟的应季蔬菜进行抢收,及时补种生长周期短的绿叶蔬菜保证市场供应。

农时不等人,刚刚出列的孙岗村正处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时期,整个扶贫产业园承载着全村37户94位贫困人口的致富梦想,不能被一场疫情付之一炬。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协调,摸清摸实全村菜种、化肥、农药等需求量,主动对接农资经营单位,要求在合法经营并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保障对广大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的供应,针对现阶段出行不便的现状,对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提供农资配送服务。

“只需一两天时间,我把地全部翻一遍,秧苗一到,马上就能种上,一天都不得耽误。”工作队和村两委解了孙家成燃眉之急。

在疫情防控应急期间,我市出台多项举措,支持农业生产和农企持续发展,积极调运和保障蔬菜种子,指导育苗企业有序开展种苗集中生产供应,及时为种植户提供种苗,力促及早播种定植,扎实做好有效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业企业,特别是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

人勤地不懒,解决了种子问题,农业种植大户和部分种植合作社面临春耕备耕用工难的问题。寿县涧沟镇东距县城15公里,耕地面积共10.6万亩,其中,北部湾区青毛豆种植面积共3.6万亩,大棚和旱地蔬菜共6000余亩,有胡萝卜、西红柿、大葱等各类生产基地20余个,稻虾养殖、瓜蒌种植等农业种植合作社更是遍地开花,是一个具有农业特色的乡镇,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春耕备耕,用工缺口尤为突出。

鉴于出行管控的客观条件,涧沟镇灵活方式,疫情防控党员巡逻队和志愿者们走村入户,动员村民们战疫情、抢农时,同步做好春耕备耕宣传,确保农民动起来,土地用起来。动员各村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在各产业园、扶贫基地实现就业,这样既做到了“人不动、车不动”,阻断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又为家乡农业生产做足了贡献。

全市各县区通过就地就近解决就业,提供重点工程、项目用工岗位,适度开发疫情防控扶贫公益岗位等措施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减少疫情对脱贫攻坚成效的影响。对暂时难以外出且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积极发动本地企业、合作社、农业基地等开发一批就地就近就业岗位。

“‘战疫’需要细致冷静,我们每天入棚的工人都佩戴口罩,分散就餐,上下班各测一次体温,现阶段也主要招聘镇内的农民,特别是贫困户,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涧沟镇返璞归真产业园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大棚正在积极育苗,将全部直接配送给区内有需求的贫困户、种植散户使用。

不仅要“收得上来,种得下去”,更要“卖得出去”。大通区孔店乡草莓种植面积9000余亩,覆盖河沿、欢灯、胡拐、新街等11个行政村。受疫情影响,草莓一度出现了滞销。大通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微信工作群里发出一条“暖心倡议”,全区党员干部积极伸出援手,上演了一场“爱心接力”。大家不仅自己购买,还动员亲戚、朋友购买;同时,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吸引更广泛的爱心人士伸出援手,累计销售草莓2万余斤。

为解决草莓种植户长期销售问题,大通区坚持政府搭建桥梁、市场化运作,创新草莓种植大户代销模式,拓宽草莓销售渠道,推动草莓市场逐渐回暖。种植大户景图义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成功把孔店乡草莓代销到北京、天津等城市,让草莓卖出了好价钱。

为切实防止农产品积压,我市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专项行动,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八进”行动,鼓励定点帮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定点采购帮扶县区贫困村的农副产品,组织开展扶贫产品认定工作,构建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体系,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的农副产品销售问题。

“天将化雨舒清景,萌动生机待绿田。”孙岗萝卜已经做出了品牌,根本不愁卖;潘集酥瓜远近闻名,供不应求。有了党的好政策,有了干部的帮助,有了好品种、好技术,我再也不会成为贫困户。”孙家成对战胜疫情信心满满,对脱贫致富信心满满,对未来生活信心满满。(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熊文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